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人口多、面积大、光照好,农业大棚、居民屋顶、企业房顶、党政事业单位建筑物屋顶等空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目前此项工作起步顺利,正朝着我县制定的“2020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达到200兆瓦”的光伏大县目标大踏步迈进。
“设施农业+光伏发电”引潮流
在中盛日电厂区,千余亩钢架结构大棚上面已经安装好成千上万块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光伏发电设备已经全部安装完毕,日峰值发电量达15万度,今年9月已经完成并网,产生的日电直接并入国家电网,每度电享受补贴1.2元。
据了解,该项目自今年4月份动工以来,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建设和光伏板的安装调试,近千个80乘50米的食用菌双模双网棚已经建好,正在进行电控设备的调试,这些菇棚即将返租给附近村民,带动群众致富。与中盛日电一墙之隔的便是大山合菌业,届时,大山合的优质发酵料将直供昌盛日电千亩菌棚,而其生产的蘑菇产品可以再供给大山合进行销售,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届时,以昌盛日电和大山合菌业为中心的菌业产业带将极大地带动周边地区食用菌业的发展,助力食用菌精致化发展。
新农村房顶开起了“绿色银行”
“安装光伏发电设备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只要有阳光就能发电挣钱。”日前,苏堂村刘成庆家的光伏发电站已完成验收并网并收到了第一笔“利润”,看着自家二层小楼的楼顶上的一块块光伏板,刘成庆喜上眉梢。在我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十八里铺镇苏堂村,二层小楼楼顶的10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板错落有致,为这个村子增加了点缀。
今年上半年,苏堂村第一批10户村民完成了光伏设备的安装并网。每户109平米左右的楼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投资4.5余万元,其所安装的光伏电站装机总容量为5千瓦,共安装20块光伏太阳能板,通过安装一台逆变器,将光伏板接收太阳能所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再通过计量装置送入配电网。按照我县的日照情况,每户的楼顶光伏每年可产生7000度左右的电量,每度电可获得1.05元的补贴,一年净效益达7000多元。刘增民告诉记者,50余户群众已经递交了申请,准备在自家楼顶建起第二批光伏发电站。
光伏发电成二次创业“香饽饽”
在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巨龙车业厂区,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车间房顶,据了解,这是该企业二次创业所选择的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经实现发电并网,既可以满足企业生产自用需求,余电上网还可以享受到0.47元/度的财政补贴。
在县一中,该校屋顶1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完成并网,该校不仅充分利用教学楼楼顶太阳能资源,而且将光伏发电楼顶作为学生课外实践的一项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了解太阳能通过光伏转变成电能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