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由于所涉及的产业链较长,其发展需要多方合力来推动。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仍在塑造阶段,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即所谓“扶上马,送一程”。
无论是整车补贴、充电桩补贴还是其他一些政策性的优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每一环都需要地方财政拨出一部分资 金来推动其发展,在推动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倾向于某一方的特点,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往往更希望将市场限定于本地汽车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从而反哺本地 经济建设。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车企需在异地注册独立子公司才能进入该市场,这会导致各种审批流程耗时长的问题,其结果势必会对车企在当地的布局带来影响。
异地成立子公司这一准入条件不仅把简单的推广工作复杂化,增加了更多成本,还无形地将矛盾转嫁到了车企和消费者之间。从本质上讲,这属于地方变相逃避责任的做法。
过去一年来,随着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始成熟,产业逐步走出了初期培育阶段。笔者认为,在消费者市场逐 渐扩大、消费者普遍接受新能源车概念之后,各地方针对本地企业而提供的特殊政策支持环境与保护力度就应该适时缩小,地方保护主义顺理成章地被取消,否则会 形成一重坚厚的壁垒,外地车企进不来,不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日渐成为地方政府支持本地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当下,化解行业发展的地方保护现象仍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