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年前开始,无论是政府环保部门还是部分电动汽车企业,都在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充电桩的建设。从购车的税务优惠到按指标配置的充电车位,在政策上已经是极力扶持。但是,无论如何想推动市场,最终还是要看市场的实际情况。
在绝大部分的广州市民眼中,电动汽车只有一个,那就是“特斯拉”。至于其他的电动汽车品牌,都不是一个能让大家轻易接受的牌子。基于低价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续航能力等,购买电动汽车的车主都是小范围活动的人士居多——一般不会到处溜达,也不太多会涉足CBD这个地方。而像“特斯拉”这种豪华电动汽车的车主,一般都是“非首次车主”。意思是说,已经是有多年开车经验,或是拥有超过一部车的车主。他们在斥资买车前,多数已经有属于自己的车位,充电的问题基本是自行解决作为买车前提。这就是这个群体的特色。而同样的购车价格,更多人可能会优选其他传统汽油动力车型。
所以,自己有车位建设充电桩的人士,基本不用考虑市内充电的问题。至于涉及长途、跨市的车主,就如前文所说,买“名牌”电动汽车的人士,基本都不止一台车。此外,即便把车开到广州,随便在五星级酒店或精品潮店就能充电,而这些场所也是他们常去的热点。
说到CBD的充电桩建设受到关注,为何大家从来不提起老城区的充电桩建设问题呢?不过,现实的情况是:如今老城区没有充电桩,市民都不会有什么意见。从这个角度可以直接体现了现在电动汽车主的消费、出行等地域习惯。同时,在CBD里,一些高消费的场所以及五星级酒店,基本上都会主动建设,并且刻意预留几个“特供”的充电车位,以彰显自己的新潮和高档。
问题来了。那么,所谓的充电桩数量不够,是针对什么电动汽车而言呢?如果又将车位资源或公共建设倾斜到这群“富豪”的话,绝大部分老百姓更得不到实际的优惠或便捷。另外,这些充电桩如果是有市场需要的,他们会自己形成一个行业。例如在日本,人家就有专门的充电桩公司去做这些建设,充电投币收钱。而这些建设根本不用政府部门参与其中,更不需要花费纳税人的钱去兴建。
在市场需求比例清晰显现的现在,到底是不是需要一个充电桩的具体建设指标呢?这个才是一个问题的关键。我们为什么要建设呢?为什么这些建设不是由汽车公司或专门做充电业务的公司去完成呢?考虑一下这些问题,比考虑充电桩为何难以推广更加实际吧!
广州塔设18个充电桩,花城广场设30个充电站……上月,城投集团发布相关建设项目招标公告,该公告将对上述的48个充电桩建设展开招标。然而,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说广州天河CBD的充电桩在2016年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离之前充电桩公司预计的“2015年年底CBD将有300个充电桩”的“豪言”还相距甚远。
新充电桩造价“不低”
根据城投集团上月底发出的“2016年度广州市城投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城投集团示范性充电站建设项目招标公告”显示,城投集团对广州塔和花城广场的48个充电桩招标总价控制在1054.84万元,其中广州塔设18个充电桩,花城广场设30个。如果按照单个来算,那么每个充电桩的造价约为20万元。
当然,这些充电桩的使用并不是免费的,广州市发改委批复广州市城投土地开发公司的函件则显示:非公交车充电1.2元/度,公交车0.8元/度,目前仍然只是在招标阶段,所以新增的充电桩得过一段时间才能看见。
一名电动车相关行业的知情人士分析说,如果20万元一个充电桩,可能不仅仅是简单改造的交流电充电桩,而是另外一种更快捷的充电方式,类似特斯拉半个小时就能充满的“超级充电站”性质的充电桩,“这样才有运营的价值”。
充电桩建设远低于预期
2015年年中,高德置地春广场正式启用3个专门供汽车充电的充电桩。相关的运营公司就曾乐观地预计,由于是免费安装,CBD包括西塔等地标以及多个高端写字楼、商场,可能都很快就安装上充电桩,预计到2015年年底CBD的充电桩总数有望达到300个,多个超甲级写字楼都有意向建设充电桩。
如今2015年已经过去,充电桩的建设进度似乎远远低于预期。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拥有充电桩的商场或者写字楼并不多,仅高德置地春广场、太阳新天地商场、太古汇等写字楼、商场有安装充电桩,也暂时没有发现CBD其他写字楼或者商场表示有全新的充电桩投入使用。
位于花城广场周边的一个超甲级写字楼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他们也有计划安装充电桩,“但是确实没有收到租户相关的诉求,因此,此事迟迟也没启动”。
原标题:为何充电桩推广难? 其实,考虑为何要建更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