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如何改善空气质量、守望荆楚蓝天?目前,开展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到底是什么?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甄建桥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减少煤碳消耗!
“1万吨标准煤燃烧后,产生29.23吨二氧化硫、14.88吨氮氧化物。”甄建桥盘点了一组数据:“十二五”的前四年,湖北已经累计实现节约用能3323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9.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4.9万吨。
要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改变工业用能方式,而出路就在新能源。近年来,湖北清洁低碳步伐加快,能源消费增速由持续高位转为逐年下降。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新能源项目25个,建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3819.2万千瓦(含三峡),新能源装机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2.97%,新能源装机同比增长44%。 “十二五”以来,湖北通过新能源布局,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天然气等新能源,将全省煤碳消费比重由2010年的61%下降到55%。
如今,湖北能源“十三五”规划目标已经出炉:到2020年,湖北省新能源装机将达到700万千瓦以上,争取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7%。 一场新的“能源革命”,正在荆楚大地迅速展开。
“风光”无限 转变用能方式成气候
在大悟县大坡顶风电场,一台台百米风机迎风而立,这是该县的第六个风电项目,总投资50亿元,计划在今年12月底之前建成并网发电。仅仅5年时间,该县就已建成仙居顶、五岳山、擂鼓台等8个风电场,成为了全省落户项目最多的县市。
湖北首个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村——随州市新街镇凤凰寨的村民,最喜欢的就是清空万里的天气,因为放在屋顶的板子又能挣钱了。
“在屋顶上放几块板子,就能够发电赚钱。”这是随州市新街镇凤凰寨村村民左玉梅对光伏发电的评价。
2013年,随州市实施“五个一百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其中新农村光伏发电100个示范户首批20户落户凤凰寨村。每户装机3千瓦,建设成本为3万元,随州市政府每户补贴2万元,镇上补贴5000元,每户实际只用出5000元。
如今,自装机以来,左玉梅家的发电量已逾7000度,每度除了0.42元政府补贴外,还能按0.4582元的标杆电价出售给国家电网,如此计算,她出的5000元装机成本目前已经收回。而据统计,该村首批安装的20户光伏项目,已经累计发电近14万度,共盈利12万余元,光伏发电也给这个村带来了面貌的变化,如今凤凰寨村已成一个房屋矮旧、道路泥泞的穷村,变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被人们亲切称为“凤凰传奇”。
现在而过去的随州,曾是全省唯一没有大型电源点的地级市,能源自给率较低。
而如今也靠着“风”、“光”清洁能源组合,闯出新天地:香港中电、中国电力、中国风电、华润电力、广东核电等多家能源巨头进驻随州。
清洁能源的投入使用,让当地环保压力大大降低,以华润新能源公司在二妹山投资的风电项目为例,一期便可形成超过9300万千瓦的电能,预计可以节约标煤37577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23吨。
坐在气田上 湖北拉开页岩气开采序幕
作为清洁高效能源的页岩气,是最为的环保新型能源。湖北省7.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下,都分布着页岩气。“坐在气田上”的湖北已拉开页岩气开采的序幕,2020年,该省页岩气产量预计将达20亿立方米。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的大河镇,近期因为页岩气而名声大震。 这里的“来页1井”探出了海量的页岩气。
2015年10月13日上午,在大河镇两河口村4组村民王定业的责任田里,压裂车、吊车、电缆车等大型巨无霸装备一字排开,44米高的钻塔巍然耸立。
在村民们曾经劳作的土地下,隐藏着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湖北乃至世界的能源局势都将随之改变。
随着现场总指挥长、华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总地质师雷怀玉一声令下,伴随着机器的咆哮和大地的震动——湖北首个页岩气压裂平台规模化施工正式启动,经过3小时35分的压裂,“来页1井”圆满实现了工程设计目标,为今后进行规模化开采奠定了基础。
湖北页岩气大规模、工业化开发的序幕缓缓拉开。
“湖北就像坐在一个大气田上。”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工邱艳生介绍,湖北18.59万平方公里土地,页岩气分布7.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几个大的沉积盆地中,如鄂西渝东区、湘鄂西区、江汉盆地、秭归盆地等。
按湖北省规划,到2020年,湖北将力争页岩气产量达20亿立方米,届时,在保障环保的同时,湖北省企业、居民用气将不用发愁。
治理空气污染 必须改变传统能源结构
治理空气污染,必须改变传统能源结构。“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大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优化了能源结构和布局。“十三五”期间,湖北还将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化综合高效利用,自上而下铺开一场真正的能源革命。
为了鼓励新能源,湖北出台对新能源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政策。除省级政府扶持外,随州、宜昌、黄石等有关市州也相继出台新能源发展支持政策。 截至2014年年底,湖北建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3819.2万千瓦(含三峡)。
政策鼓励之下,湖北省能源结构已悄然出现变化。如今,湖北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5.93%;天然气消费取得较大增幅,由2010年的19亿立方米增长至2014年的40亿立方米;新能源发展取得突破,风电、生物质发电和光伏发电已并网装机146.1万千瓦,在建装机超过150万千瓦;省内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合计发电44.3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1657亿千瓦时的2.68%。
甄建桥介绍,“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将更加注重多能互补和清洁低碳。提高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实现一次、二次能源,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调入能源与自有能源等多能互补。同时,加快清洁低碳能源供应能力建设,推动能源走环境友好和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此期间,湖北省将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化综合高效利用,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光伏发电应用,加大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开展风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