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蒙东电力全覆盖 牧民生活乐开怀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11-11 浏览:

“现在用电不发愁了,电压可稳了。”“动力电都扯到家门口了,创业有保障了。”……近日,穿行在内蒙古兴安盟广袤的原野上,走访在嘎查(村)的农牧民家里,看到的是面貌一新的农村牧区,听到的是农牧民们对内蒙古“十个全覆盖”的夸赞,感受到的是蒙东电力“电力村村通”和农网改造给农牧民们带来的幸福。

祖孙三代“风光”

“羊肉随吃随拿”

“村村通电家家亮,家用电器都用上,杀猪宰羊有冰箱,冻上……”这首名为《十个全覆盖就是好》的三句半里,洋溢着农牧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喜悦之情。科右前旗乌兰毛都的蒙古族牧民吴宝力高现在的生活,就是对这首三句半的真实反映。

今年53岁的吴宝力高,家里养殖90多头牛和600多只羊,他抱着3岁的小孙子阿迪斯高兴地指着院里熠熠生辉的光伏板和院外随风旋转的大风车用蒙语说到:“现在家里有了这‘风光’互补的好东西,电充足了,使劲儿用,这一天天的可硬气了。”

看到吴宝力高的儿子吴六十九在一旁,笔者主动和他攀谈起来。吴六十九是他爷爷69岁那年出生的,所以家里按照蒙古族特有的习俗给他取了这个名字。据他介绍,他阿爸的爱好除了骑马外,就是喝酒。以前家里没电或者是电不充足的时候,阿爸就在昏暗的蜡烛影下喝酒,现在不一样了,吃着自家的手把肉,边看电视边喝酒,真是幸福。听到这些,吴宝力高插话说:“过去电压不足,保鲜羊肉成了大问题。现在把羊肉放在冰柜里冻上,随时吃随时拿。”

此时,小孙子阿迪斯也慢慢活跃起来,孩子的妈妈努恩吉雅笑着说:“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电动车,孩子爱看的动画片,和远在北京工作的姑姑微信聊天的手机,哪一样也离不开电。”

老牧民洗澡不再难

养殖户圆了创业梦

那申乌日塔老人,生活在乌兰毛都已经66年了。问起“风光互补”装置给家里生活带来的变化,那申乌日塔老人指着院里自制的浴房笑了起来:“现在电压强了,我们家买了海尔阳光热水器,并动手做了这个家庭澡堂。现在我们一家洗澡再也不犯愁了。”以前,当地农牧民洗澡要走十多公里的路到镇上去洗。大忙时,一个月也洗不上一回。

同行的科右前旗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草原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现实情况,给供电带来困难和挑战,“风光互补”装置的出现恰好能够有效解决广大牧民们的用电问题。今年9月底,兴安供电公司已经为1651户牧民安装完家用型“风光互补”装置,300瓦风电加上300瓦光伏,完全能满足农牧民的日常用电需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股创业创新的风潮。如今,这股风潮也吹动了乌兰浩特市卫东镇乌兰村村民杨守刚的心。

“今年我撒下了20万尾鱼苗,吸引了市里和外地来旅游的客人来钓鱼,我还养殖了大雁、黑山羊、獭兔,一年下来收入相当可观。”杨守刚指着后院的鱼塘高兴地说,“因为村里进行了农网改造,电扯上了,生活也跟着‘亮’了。更难得的是,动力电现在就扯在了我家门口。这些计划变成现实,就有保障了!”

从呼伦贝尔大草原到科尔沁大地,从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赤峰到全国首个省级自治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诞生地兴安盟, 6317个嘎查村、农场、林场,处处呈现出“十个全覆盖”带来的崭新面貌。

分享到:

关键字:蒙东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