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到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这对于国家新能源企业来说,也是新的发展方向。
在天津,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神公司”),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企业,也表示紧密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走产业报国之路,加快推进公司锂电池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近日,力神公司执行副总裁侯小贺做客凤凰天津,为大家解读力神电池的发展之路。
定路线、促升级、打造研测基地引领锂电产业大发展
据侯小贺介绍,目前的力神电池系统包括传统消费类电子的电池提供,比如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穿戴设备、电动工具等的电池。泛交通工具的电池,比如乘动车、物流车、电梯等。更大一些的电池设备就是储能电池,比如家庭太阳能,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
力神公司高度重视“路线引领”的突出作用,在公司“十二五规划”之初,就制定了三代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路线图,即第一代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电池、第二代NCM三元材料+石墨体系电池、第三代高电压正极+硅碳负极体系电池。
第一代电池的特点,主要是安全性能较高,成本较低,但相对的一次充电的行驶旅程大概只能在150公里左右。目前,第二代电池正在开发阶段。第二代的一次充电行驶旅程可以达到250——300公里。
力神公司拥有应用在商用车领域技术最成熟、性能最稳定、运行最安全的磷酸铗锂动力电池系统,目前已经大批投放市场,产品安全性与使用寿命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是国内唯一全面跟进研发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锰酸锂等技术的锂电池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三元材料体系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的锂电池企业,公司第三代技术规划引领国内锂电池行业发展。
公司第一代技术磷酸娃锂动力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国内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包括宇通、中通、金龙、福田、安凯、五洲龙等;二代技术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完成对德国大众、戴姆勒等送样、测试,为其开发了LP2714897-28AH、34AH、37AH、42AH、46AH等多种型号产品,还获得大众优秀开发奖荣誉,实现对国内一汽、广汽、华晨、北气、江准、东风悦达起亚等批量供货。
围绕三代动力电池产品开发,力神公司正在为德国大众、奥迪、戴姆勒,以及国内一汽、广汽等领先厂商开发软包动力电池,十三五期间将陆续投入批量推广应用。据侯小贺介绍,第三代电池的一次充电行驶旅程会与传统燃油汽车持平,甚至会超越传统汽车。这也为绿色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是个大概念传统制造业也参与其中
在谈到目前“互联网+”的大环境,侯小贺表示,作为传统制造业,整个产业链都在进行整合,制造企业向后延伸。
目前,力神公司参股的拓鑫力神电动汽车租赁公司就是个例子。通过一个云平台,将配有力神电池的整车进行租赁,利用手机端的APP,客户可以知道在哪租车、在哪还车,在哪充电、维修等等。
互联网+是大环境,除了电池的提供,还有整车充电的站点,都是通过互联网云平台进行整合。互联网+并不仅是简单的某个企业通过互联网做了什么,可以是通过互联网对各种企业甚至各个行业进行整合,为人们的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模式。
起步时曾被国际市场淘汰
力神公司成立于1997年,当时经过努力产生了我国第一代锂离子电池。但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日本技术是领先的。“第一代刚出,日本就已经发布升级版,所以我们的电池很快被淘汰。”
为此,我们成立了研发中心,从国外聘请专家,带领我们自己的团队,进行学习和研发。经过两年以后,这时才能够做到和国际竞争的差别不太大。
但我们始终坚持在技术、人才领域的投入,才慢慢实现了新产品批量销售,使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2000年左右,摩托罗拉作为最大手机厂商, 由于力神电池一年的产能也不够人家一个月的需求,因此对方表示不能选择力神成为战略伙伴。通过政府、各部委的支持,力神公司进行了6次扩展,直到现在才能够实现在国际市场上排名全球第五的位置。
现在苹果、三星等品牌,每年都会推出新品,同时就会要求电池也要更新,如果跟不上自动淘汰。
力神电池始终坚持技术是核心,新能源汽车竞争的核心是锂电池技术,作为国有控股型企业将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锂电池民族自主品牌。
未来发展:实施智能制造稳步推进锂电升级工程
“十三五”时期是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深化改革”最关键的五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发展机遇期,力神公司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本着“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于“十三五”期间在天津、苏州、青岛、武汉、绵阳等地,总计投入200亿元左右打造形成50亿安时动力电池年产能规模(约合50万辆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全国生产布局。
当前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新时期,以往技术密集型的锂电池制造亟需加快产业升级,智能制造是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力神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实施锂电产业升级工程,落实好公司“动力电池五基地”战略布局,将重点围绕“项目规划设计”、“生产制造”、“集团化管理”三个方面的智能化推进各项工作。
依托“两院.一所,一中心”,打造力神动力电池研测基地
技术进步是锂电池行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力神公司始终把科研工作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目前初步形成了“两院、一所,一中心”的研发布局。“两院”是指自主建设的力神研究院和参股组建的“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一中心”是指由科技批准立项,由力神公司承担建设的国家锂离子动力电池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所”是指力神公司股东单位中电科集团十八研究所。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与测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产品技术平台、工艺技术平台、产品检测平台。在全年共计承担国拨政府类项目16项,开发的三元体系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200Wh/kg,达到国家创新工程锂离子电池专项验收的标准;在工艺技术平台方面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不仅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安全性;在产品检测及认证标准方面,参与行业标准、联盟标准制定共计1 9项,引进各类产品安全性、可靠性测试设备,建设形成了产品检测平台,包括测试资源,测试能力,仿真评估能力三个方面。
下一步,力神公司将提升产品设计服务测试评估能力,提升基于最终产品的测试验证能力,包括增强电池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评估能力,电池系统安全可靠性测试评估能力。
基于市场需要,建立电池系统健康判定标准,建立不同工况下动力电池系统衰减模型、动力电池系统热传导模型、动力电池失效模型并制定应对措施,制定金寿命周期电池系统使用策略,制定动力电池阶梯利用方案。
未来,公司将着眼于“十三五”产业发展,整合“两院、一所”资源,重点依托“国家工程中心”,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测试基地,进一步增强现有Pack评估能力,建立全套系统安全评价平台及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建立电池热特性评估平台,修正系统热传导及受力分析模型,积极参与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