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要把充电基础设施放到最重要位置

作者:罗芹 来源:中国智能充换电网 发布时间:2015-11-07 浏览:

中国智能充换电网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超过4万个,而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要建成近480万个充电桩,这中间光充电设备直接市场规模就将达到千亿元级别,充电桩市场正日益成为各路资本掘金新蓝海。

 

充电站市场已成为企业掘金的蓝海

近日,第四届北京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于11月6-8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中国智能充换电网作为业内唯一专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领域专业媒体,受邀参加了此次展会。

中国智能充换电网记者罗芹

记者在现场看到,国内知名的充电桩制造厂商科陆电子、特来电、珠海泰坦、富电科技、万帮新能源、能科股份、长园深瑞、鼎充新能源、聚电科技、奥能电源、硕维新能源、索维能源等200多家企业展示了各类充电设备最新产品和技术,各类快充、慢充、换电、新型充电桩等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安全充电保证新能源电动汽车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技术门槛低,国内充电桩生产企业层出不穷,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要想积极推进我国充换电产业发展,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充电费优惠机制。如果开电动汽车的充电费比汽油费贵,那么老百姓买电动汽车的积极性就无从谈起。

二是需要建立合理的错峰输电机制。如果全国每个城市某一时间段集中充电,对电网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三是要把智能充换电桩(站)安全建设放在第一位。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科陆研发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超过6年,产品覆盖移动储能充电宝、便携式充电桩、壁挂式交流充电桩、落地式交流充电桩、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分体式及架式直流充电桩等主流产品,并可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光伏储能智能柔性充电站、城域充电站等多种充电站建设方案,同时科陆电子致力于打造以充电站运营为核心的充电信息云平台,连接电动汽车生态圈,为电动汽车提供各种定制化充电服务和运营服务。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最新技术“CMS主动性柔性智能充电系统”。据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介绍,该项技术可将电池充电的安全性提高100倍以上,电池使用寿命延长30%左右,CMS与BMS交互协同,综合电池信息、用户需求、环境因素和电网容量等信息,制定出柔性充电策略,从而更好保障电网和电池充电安全,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要把充电基础设施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在本次中国充换电技术高峰论坛发言中表示,1、充电基础设施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尚未形成,因为电动汽车普及初期,充电设施经济性目前存在普遍亏损,紧靠国家财政补贴是不能长久发展。2、充电基础设施不兼容与标准执行不到位问题突出,不同运营企业未能有效互联互通。车桩充电不兼容现象比较普遍,现行充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不够精细,产品认证系统尚未建立。3、充电基础设施相关政策衔接和管理规范体系不够完善。4、要实行统一的充电标准及强制认证制度。5、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财税激励政策。6、加快充电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高效融合技术,推进充电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网技术融合,紧密联系电动汽车、用户、充电基础设施、道路和电网,实现信息和能量的双向互动。

 

侯福深表示:“要健康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必须从充电基础设施做起,要把充电基础设施放到最重要位置”。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