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一带一路如何助力扩张光伏朋友圈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1-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设备制造国,但整个行业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游产业产能过剩、过度依赖补贴及出口等问题。这些问题束缚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则开启了我国光伏产业布局全球的新征程。

早在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一经提出,各行各业便纷纷聚焦于此,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成为践行“一带一路”的先行领域之一。近日,我国领导人访问英国时再次明确了“一带一路”地域范围上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可以说,“‘一带一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

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约占全球的60%,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30%,经济增长空间巨大。随着各地经济合作规模的逐步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对新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有专家指出,未来,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构架不会再走先传统能源后绿色能源的老路,而是会利用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成果构建一个传统能源和绿色能源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结构,这也必将为我国光伏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自2011年起欧美等国不断对我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调查,我国光伏行业一度面临生死存亡的发展窘境,加速转型升级成为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3月初,由英利集团供应的1兆瓦太阳能光伏组件从河南郑州出发,通过贯通欧亚大陆的郑欧专列到达德国汉堡,这是我国首个输欧光伏专列。

目前,英利集团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方案已经遍布“一带一路”沿线的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十几个国家。

此外,晶科、晶澳、昱辉阳光等国内光伏产品制造商也已经开始在海外建设工厂。10月23日,晶龙集团旗下的晶澳太阳能公司在马来西亚槟城建设的400兆瓦电池厂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晶龙集团“走出去”迈出了新的一步。

我国光伏企业正积极探索向全球输出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和商业理念,为推进全球光伏平价上网走出了一条“慢热却稳妥”的路子。

新常态下,光伏行业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府不断推出新政鼓励产业资源的整合,转型中的我国光伏行业正积极通过“一带一路”加快“走出去”步伐,探索转型升级新出路。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