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通客车新能源汽年产超3万辆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凤凰汽车 发布时间:2015-11-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5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于10月29—30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召开,本届峰会是中国西北地区首次就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举办的专题研讨。峰会围绕“‘一带一路’汽车产业新机遇”的主题,共同研讨汽车产业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结合区域特点实现产业新突破,探讨企业布局如何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借战略“东风”沿“一带一路”挖掘和开拓新市场。凤凰汽车作为协办单位,对本届峰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中通汽车有限公司 张建锋

以下为中通汽车有限公司张建锋发言:

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中通客车的代表,我姓张,叫张建峰,很荣幸借助今天这个平台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中通客车在新能源客车的推广、开发及市场推广方面做的一些工作。

中通客车开发新能源汽车是从2004年开始,我就不按照这个上面的讲了,我把它简化一下,这是中通的一个印象篇,加上后面的推广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单汇报。

中通从2004年开始承接国家863项目,一共承接了,关于新能源客车方面是3项,在这块是行业最早的,后面还有一个中通现在针对新能源国家的一个实验室,也是为了大力推动新能源技术升级来做的项目。

根据国家政策这一块,为了推广新能源客车的发展,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购置补贴,购置税免费补贴,包括今年5月份推出的一个运营补贴,这个还是针对新能源的发展,从国家政策层面做出的很大的支持,这一块也是考虑到新能源对咱们节能减排,还我们老百姓一片蓝天,从政府层面也是投入了很大的财政支持,还有从国家政策这一块,还有一些是购置补贴,购置补贴这一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从国家层面的一个补贴,另外是地方补贴,现在地方补贴,就是针对不同的区域,地方补贴政策有非常大的区别,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一些达到跟国家同比例1:1的补贴,在经济相对补是非常好的地方,补贴会少一点,甚至有的没有,这个是对纯电动新能源客车的一个推广,总体来说,从各级政府还是做出了很大的支持工作。

然后中通就是现在从11年开始投入建设的一个3万辆新能源,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基地,现在已经投入使用,这是迄今为止,国内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生产厂区,这个投入,这上面,因为前期投资是13个亿,这是一期工程,现在年产能达到2万,二期工程完全完工之后,因为这个投资要超过20个亿,年产要超过3万。

现在这也是承接863计划各级领导的支持,这是我刚才讲的在鸟巢那边,中通全系列运营车的一个全景,旁边那个就是奥组委颁发的一个证书,这个也是行业内唯一的一个,现在就是中通的产品,它覆盖面比较广,截止到今天为止,就是他从公交、客运、包括双源无轨列车,现在已经全覆盖,前两年在北京开了一个展会,中通推出了AMT客运车纯电动车版本,这个也是在国内的一个首创,这个就是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纯电动续航里程,运用到客车、旅游板块的一个难题,这也是国内纯电动客车行业的首创。

这是它的一个产品图,这是纯电动客车参数、布置,这个就不给各位领导做详细汇报了,这就是全系的,从公交、客运,这就是客运版,这是它的相关的一些参数。

现在从运营这一块,从运营来讲,确确实实从各个运输公司,不管是公交公司还是客运公司,从适应纯电动车或者新能源车这一块,和跟燃油车的一个对比,从成本节约包括到污染物排放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特别作为企业来讲,企业社会责任还有,但是作为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看中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这个车既兼顾了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满足国家对节能减排的一个需求。

后面我就不细讲了,刚才咱们山东沂星几个领导也说了很多,所以我就不讲了,我针对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这一块给各位领导做一个简单汇报。

国家补贴从16年开始,开始减少,这也考虑到,咱们刚才讲的电池技术业和电机技术业的发展,毕竟它后期成本的降低,但是这方面降低对咱们地方企业购车欲望是不小的打击,这样全国各地在出台地方购车补贴,这个当然有很多的偏差,一个是经济实力,一个是地方保护,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还是一个小小推进,从今年出李克强总理在北京开的会上,提到新能源客车推广地方保护要打破瓶颈,对整个客车行业来说还是非常好的利好的消息,也对这些运输企业是一个比较利好的消息,作为客车行业或者运输行业,纯电动应该是必然的一个趋势,这个趋势需要国家政策,技术的创新和各个环节的进步来完善。

行,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各位领导!

分享到:

关键字:中通客车 新能源汽年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