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山东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市场瓶颈,让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在不久前竣工投产的北汽新能源青岛莱西生产基地,首批纯电动汽车开始交付。5万辆的年产能,让这里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延忠磊向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记者介绍,“我们初步预计一期二期全部建成之后,估计不少于10万辆的产能。”
新能源汽车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规划里的重点领域之一。山东目前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70多家,今年1到9月份,全省各类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近25万辆,同比增长五成多,一批关键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烟台奥特姆新能源汽车公司开发的这款新型电池,能让车主在家里就可以给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
山东奥特姆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品控部主管杨大川告诉记者,“这个锂电池非常方便,我们消费者可以像拉小行李箱一样拉到家里进行充电,这块电池充满需要2到3度电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公里,花费不到两块钱。”
而青岛特来电新能源公司首创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还颠覆了传统的充电桩模式。通过“无电插头”与“无桩充电、群管群控、模块结构”等结构的组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智能的充电方式。目前这套系统已在国内50多个城市落地,2015年底特来电的充电终端将达到10万个。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介绍说,“它是基于充电网、车联网和互联网,通过大系统卖电,大平台卖车,大数据修车,大支付金融、大客户电商,立足于给客户打造一个成本非常低的体系。”
而在整个山东,一个包括设计、生产、服务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系统规划已经开始实施。按照要求,全省新建小区要同步建设充电桩,并且充电使用居民用电价格。今年年底前,省内18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将拥有自己的快速充电站,五年内,山东将形成由1200座充换电站、18万台充电桩组成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可满足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高福一表示,“山东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既有龙头企业,又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应该发挥整体优势,将这个互联网+的模式,应用到充电设施建设中,形成一个从品牌提升、扶持政策、提设品味,这么一个互动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