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德州开发区首个“家庭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德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0-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走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赵虎镇马庄村李小平的家中,屋顶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方阵,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夺目。这是李小平投资5万元,在自家屋顶建起的总容量5000瓦的“个人光伏发电站”,这也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个个人用户安装的光伏发电站项目。

在李小平家大门口的墙面上,一进一出两个黑线连接着一个带有显示器的盒子,这个盒子被称为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直流电变成220V交流电,是个人光伏发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李小平用手指轻敲了一下显示屏,显示当天发电10.91千瓦时(度)。再敲一下,显示从9月14日并网发电,到9月30日累计发电365千瓦时(度)。

李小平算了一笔账,她和丈夫一共安装了5组太阳能电池板,投资5万元。日常居民用电每度电是0.55元,她家光伏发电站产生的电卖给国网德州供电公司是每度电约1.05元。李小平和供电公司达成的协议是全部并入电网,卖给政府,每个季度供电公司打一次钱,每月的用电量依然按时交费。李小平的家中日常用电每月40-50度,而光伏发电站按照每天产生30度电(根据气温、日照时间的不同,每天发电在10度-30度)来算,每月发电约900度,去掉个人用掉的电,每月可以赚800元左右,一年下来可以赚1万元左右。按照这样的价格计算,预计5年可收回成本。

谈起这个“创意”,39岁的农户李小平显得有些腼腆,因丈夫于建红是一名中学老师,受丈夫的影响,只有初中文化的李小平经常看各种书籍,几乎每周都去德州图书馆借一两本书,从农村科普知识到名人励志故事,从国家方针政策到历史文学,都有涉猎。今年6月份,在丈夫带回家的《德州晚报》上,李小平偶然看到宁津的一位农户,在家屋顶上建起了个人光伏发电项目,和丈夫沟通后,二人一拍即合。同时,夫妻二人又专门去宁津县宁津镇东白村考察了一下,觉得这个项目既环保,还能作为一个创业项目进行投资。

今年8月上旬,国网德州供电公司营销部接到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例“全额上网”个人光伏发电项目申请,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精细化服务,从业务受理、图纸审查到接入系统设计,开辟绿色通道。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领导和镇村两级干部,会同市、区、乡有关技术人员多次现场勘察。9月13-14日,国网德州供电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现场验收,为客户挂表并网,发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低压发电合同》。

据悉,该项目投资5万元,农户李小平利用自家闲置屋顶,安装20块250瓦光伏发电板,总容量为5000瓦,由于采用在同行领域中占领先地位的光伏发电板和逆变系统,光电转化率较高,预计年发电量9000千瓦时,依据国家对光伏发电优惠补贴政策,5年内用户可收回成本。

■相关新闻

我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达12个

本报讯(记者郑乃春)

2013年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鼓励个人利用新能源发电并接入国家电网售电;同年7月,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2014年,山东省和德州市也相应制定了个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服务的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简化了并网流程,开设了自然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绿色通道。自2014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若干规定》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为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促进节能减排,德州市发改委先后备案自然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共12个。目前这些用户已经全部成功并网,还有不少人已提出申请。

分享到:

关键字:家庭光伏发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