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张家口:突破瓶颈新能源迎发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9-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家口又称张垣,作为清末民初国际贸易的重要口岸,她的年贸易额曾高达32亿两白银。作为察哈尔省会和晋察冀边区首府,她又被誉为“第二延安”。

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两台吊车正在合力吊装巨大的风机风叶

历史机遇老城忙转型

7月2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国务院批复同意 《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同意设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7月31日,中国申办24届冬奥会成功,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办城市,张家口再次令全国瞩目。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张家口电网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仅1978年至1988年间投运35千伏及以上线路71条,解决了地区电力供应不足和低电压问题。

为缓解首都北京电力紧缺问题,张家口电力职工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同至房山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这是全国第二项、华北第一项500千伏电压等级的工程项目。

在精心呵护500千伏大动脉的同时,张家口供电人也在为家乡的富足挥洒着辛勤的汗水,1993年消灭无电乡,1996年消灭无电村,2006年完成户户通电。大海陀、大南山深处的老区乡亲也都看上了电视,用上了家电。

因地处军事要塞,张家口的改革开放晚了十年。同时,已确定的“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的区域定位,这座以军工、重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放弃了传统重工业发展之路的张家口曾经迷茫过,但经过深思熟虑,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目标。作为华北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同时区域内有强大的500千伏输电网络支撑,使张家口不仅仅可以发展绿色农、牧业,旅游业和食品 加工业,同时,还可以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及相关制造业。张家口电网开始了进一步扩张。

突破瓶颈新能源迎发展

从2003年第一家大型风电场安家张家口,至2014年底,接入张家口电网的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627.07万千瓦。其中:风电595.45万千瓦,光伏31.62万千瓦。期间,国家第一个风机研究检测中心、世界首个风光储输示范项目先后在张家口建成。

2007年底,新能源发展与电网发展的矛盾初露端倪。张家口供电公司一方面立项张北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增容项目,另一方面积极向华北电力有限公司建议提前实施 “张家口坝上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送出项目”。2008年中,完成张北站主变增容改造,到年底,该站三台主变全部过载,以万全500千伏变电站为主要送出通道的新能源遇到了首次送出瓶颈。为打破瓶颈,张家口供电公司先后投产3座220千伏变电站、开闭站及220千伏察白、察缘、察沽双回、察绿、察坝等输电线路,逐步构成了张家口新能源送出的第二条主通道。

瓶颈被打破后,新能源开始了井喷式发展,当年并网装机总量达到186万千瓦,第二通道至2011年底已不堪重负。为缓解张家口中、南部地区的风电送出压力,张家口供电公司又开辟了万全500千伏变电站至张南500千伏变电站的通道。随着地区风光、光伏送出日渐困难,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又于2013年底提前实施 “500千伏三站四线工程”。今年五月,500千伏三站四线及其所有附属工程全部投产,张家口地区已建成新能源项目全部并网。该项目的投产为 “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和“低碳奥运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网络支撑。

历史足迹:畅通新能源送出通道

1937年张家口沦陷,日寇组建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张家口电力工业开始了被动式的快速发展。

抗战胜利后,张家口民生电业公司成立。

1948年至1965年,张家口已基本形成了110千伏主网架,日平均售电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

1978年至1988年,十年间投运35千伏及以上线路71条,其中110千伏及以上线路39条。

积极参与建设大同至房山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张家口成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的枢纽。

1993年消灭无电乡,1996年消灭无电村,2006年完成户户通电。

2008年中,完成张北站主变增容改造。先后投产3座220千伏变电站、开闭站及220千伏输电线路,其中220千伏白龙山站、义缘站、察北站和500千伏沽源站,察白、察缘、察沽线构成了张家口新能源送出的第二条主通道。

2015年5月,500千伏三站四线及其所有附属工程全部投产,张家口地区已建成新能源项目全部并网。

原标题:张家口风光际会清洁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