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售电市场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 发布时间:2015-08-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售电市场化概念从年初到现在,持续升温,大家对于售电市场的到来预期强烈。然而自今年3月份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售电类企业在全国各地快速设立,初略估计已经超过100家,真正开展售电业务的企业却并没有看到。实质是在目前的电力市场环境中,缺乏可操作的市场规则和定价原则,输配电价未能公布,导致任何一家企业无从着手售电业务。那么在政府公布相应的市场规则和定价原则之后,售电市场化马上就会到来么?售电还需要完善哪些配套环节呢?

一、 售电业务架构

 

在未来的售电市场中,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售电企业和用电户这四者之间形成一个供应链体系,每一个环节企业都需要配合售电市场化做一定的业务模型调整和优化,来适应新售电模式的需要。当然在这个生态链当中还需要增添目前所没有的一些企业或者机构进入,来协调各方的关系和利益,这些新的环节将以服务者的姿态进入,并且成为整个生态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三方计量设备提供商

 

为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售电企业和用电户之间提供第三方计量服务,确保计量设备的相对公正性,同时对所交易的电力产品有一个准确的质量评估;

 

第三方数据提供商

 

为发电企业和用电户实施第三方数据采集服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稳定性和存储安全性,并通过标准化的协议将数据传输给售电企业的账单系统;

 

售电企业运营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商

 

为售电企业提供账单、数据分析和企业管理的软件系统开发和服务,确保售电企业可以完成大批量的用户交易,并且实现和售电其他环节公司的对接;

 

售电企业服务分包商

 

售电企业一般为轻资产公司,但需要处理大量的客户资源对接和业务开拓,因此需要将一部分业务职能外包;

 

售电业务咨询服务公司

 

专门为新成立的售电公司提供定价分析和运行模型优化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在市场进入成熟期后,还可以为售电公司提供增值业务配套的咨询服务。

二、 售电业务结算体系

 

售电业务在市场化以后,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交易结算体系,就像金融行业一样。售电企业和大量用电户之间产生售电交易,售电企业再和发电企业进行买电交易,交易过程中还需要截留输配电公司的过网费;在正常情况下,预交易成为主要的部分,少量用电差额进行市场化后结算,电力差额的市场定价以及交易规则也需要明确;

 

售电企业是不是靠电力差额盈利呢?最开始的3-5年应该是的,但是随着市场参与者的不断增加,未来仅靠电价差额盈利是无法持续的;

 

火电和水电那么便宜,以后会有售电公司买光伏或风电场的电么?其实不用担心,因为过网费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便宜,从三峡水电买过来的电力,加上过网费以后一定比你从隔壁企业屋顶光伏买的电更贵;因为电力发展方向是鼓励就近发电就近消耗原则,这样对于社会资源节约会比较有利。

 

三、 结论

 

就目前中国市场刚进入售电改革阶段而言,需要较长的时间(至少2-3年)去完善以上这些环节,才有可能实现售电市场化,并形成较为健康的电力生态链。当然如果现在不去做,那么未来有多远就不可预知;

 

现阶段售电业务就算开展起来,也只是粗犷的售电模式,主要为大用电户和大型发电企业服务的,民营企业能否涉及还很难说。

 

那么民营企业如何介入呢?总不能等到市场成熟了再开始吧?现阶段对于售电市场化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大量地区和企业去尝试,利用一个园区、开发区或一个三线城市作为试点,走出一种可复制的生态模式,最终向全国普及。

 

对于不太可能成为售电主体的企业,以上的各类服务链条内,选择你认为合适的环节做好定位,与售电企业配合,共同去打造一个生态链。譬如笔者所开发的绿色电力网光伏云监控系统,未来会向电力行业第三方数据提供商靠拢;

 

售电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它具备生态体系复杂和运营模式不断调整的特点,一定是大量企业配合才能实现未来的理想市场化;如果你是刚成立的售电企业,如果你还是一个人在战斗,请赶紧组建自己的战队吧!

 

想要成为售电生态链中的一员,你准备好了么?(上海淘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陆剑洲)

 

售电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是售电实现市场化之前还需要理清几个关键问题。

 

分享到:

关键字:售电公司 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