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朱昌俊环保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主流观念,从社会生产、公共服务到个人消费,都或多或少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比如从10月1日起,成都新能源汽车开始实行尾号不限行。可以说,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购车上的优惠和补贴,还是限行上的“豁免权”,都体现了政府层面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和绿色出行的倡导。
新能源汽车,其实在不远的过去还多停留在概念之中,每个人都觉得离自己很远。但这一天到来的速度无疑大大超出大家的想象。其在产业发展和现实的使用上,都受到社会的“优待”,说明它已经正式被社会所承认,而在未来还将占据更大的位置,新能源产业也将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这背后不只是一次产业结构的变迁,在根本上其实是能源革命对社会施加具体影响的表现形式之一。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作者就断言新能源革命已经“无法躲避只能面对”,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对于个体来说,如何面对,可能是消费选择的变迁。但更多的应该还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我们生活方式的优化,如吃住行,是否真的符合新能源时代的要求?
当然,任何一种社会变革于一开始,对于个体来说都难免会陷入一种不自知的状态。关键是公共部门的反应,是否能够跟上这种步伐和及时洞见这一时代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