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日前召开的201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嘉宾就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展开热烈研讨,为实现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广目标建言献策。
当前,全球能源和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共识。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多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日前召开的201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嘉宾就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展开热烈研讨,为实现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广目标建言献策。
张进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提出了建议:
第一,国家和产业界已经认识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还要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政策要进一步细化落实。
第二,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根据电动汽车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策略和政策,对不同用途的车辆制定不同的技术路线,同时要出台国家层面的财税激励政策,将补贴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投资商身上。
第三,实施统一的标准和认证,在认证和监管方面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第四,培育规模化企业,或者是跨区域的集团化经营,这样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智能电网的融合前瞻性研究和示范,今后充电电动汽车的发展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利用、智能电网甚至是智慧社区相辅相成。
刘科强:节能减排上不能忽视商用车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科强指出,商用车在全国汽车产量里面占比较小,容易被忽视,但是它带来的环境污染其实是非常可观的。尤其是重型卡车,油耗是一辆卡车的好几倍。从年行驶里程来看,很多的家用车年行驶里程不过一两万公里,但是重型卡车年行驶里程基本是15万公里,长途物流车更是高达30万公里以上。
虽然重型卡车保有量比较少,但是一辆重卡的综合的污染和排放一年下来能抵五六十辆轿车。在节能减排上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商用车,特别是商用车里面的重型卡车,虽然说它的量比较小,但是带来的影响数字是非常大的。
从技术来看的话,相对于最靠近传统车的应该是替代能源,替代能源主要是CNG、LNG的重卡,还有柴油/甲醇+天然气的重卡,二甲醚的重卡,还有HPDI的重卡;其次是从电动混合动力;难度最大的是燃油电池。
张绥新: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消费国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会成员,执行副总裁张绥新指出,中国政府很早就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机遇,早在2009年,国家就开始大力实行一系列示范政策效应,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
结合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中国必然在今后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以及消费国。今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12万辆,到年底预计20万辆左右,这就意味着到今年年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3万辆左右。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张绥新表示要尽快建立充电基础设施的政策和规范,在制定技术标准、规范时要尽量参考其他国家的规范,最后达成开放的、国际化的系统,最大限度的降低发展新能源车的社会成本,也为未来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到其他市场做准备。
严琛:提升产品力 让消费者主动购买新能源汽车
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严琛 表示,一款电动汽车开发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精耕细作的,产品在研发过程中要经过层层测试的检验。
新能源汽车产品要想吸引消费者,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给予的政策和补贴激励,而是要用高品质的产品大动消费者,让他们认可这款产品,主动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如果不能在品质上领先、不能在性能上领先、甚至电动汽车某些方面不及燃油车,消费者怎么会为未来电动车买单呢?
张勇: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用户 创新 开放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勇指出,北汽新能源对互联网+的理解主要围绕着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用户,消费者可选的余地特别多,企业要把消费者的需求作为第一考量的因素,整个重新再造产业流程,再造业务体系。
第二个是创新,在原来的业务流程上,未来市场都不能被影响,所以必须要改变。
第三个是开放,新能源汽车只靠卖产品是做不好的,一定要为消费者来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制造业公司向制造加服务业公司转型。
陶琳:先进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特斯拉中国区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指出,化石能源的消耗是整个地球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交通活动对于化石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日益增长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让我们的交通变得不再只依赖化石能源,可能是挽救危机的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电动汽车就是这个好的解决办法。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能推动其发展的核心的就是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进步,说到电动车,更是不能不讲技术,电机、电池和电控是电动汽车核心的三个零部件。
电动汽车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节能环保,但是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汽车除了作为交通工具把人们从这里运到那里,越来越舒服和安全、易操作之外,它的功能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互联网+“的时代,汽车不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个智能化产品,电动汽车则是最容易推动汽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因为汽车本质上是一个电子产品,它的绝大部分的软件升级以及各种硬件软件的操纵都可以更倾向于电子产品的工作方式,无论是升级换代还是不断提升它的产品都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