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调研新能源利用和推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合肥日报 发布时间:2015-08-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生物质,这些清洁能源能促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合肥清洁能源利用推广情况如何?还有哪些问题须解决?记者昨日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对我市清洁能源利用和推广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我市清洁能源发展迅速,一些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市推广利用新能源的“优秀典型”,产业增速和规模领跑全国。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我市涌现了30多家光伏企业,形成了“硅料—电池—组件—逆变器—储能产品—电站建设”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14年,全市光伏产业产值达246.8亿元,是2010年的12倍,增速迅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位居全国第一,家庭纯电动轿车推广应用总量也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5万辆。初步测算,我市新能源汽车运行总里程超2亿公里,节约燃油3000万升,减排二氧化碳达到7万吨,取得良好环境效益。

此外,绿色建筑、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利用均发展较快,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合肥高效利用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的“生力军”。

然而,相比传统能源,清洁能源利用规模仍然有限。对此,调研组建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对清洁能源产业项目所需的土地、交通、资金、供电等要素给予优先保证,对项目审批、建设、投产提供全方位服务。若存在前期投入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问题,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技术创新领域,调研组建议,可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围绕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情况开展一次专题询问,届时将围绕这份调研报告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对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发问,督促其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的规模和技术含量。

分享到:

关键字:合肥 新能源 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