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5年内推15款国产大众新能源车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凤凰汽车 发布时间:2015-09-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近日为期两天的大众汽车创新与技术媒体开放日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研发负责人杜思凯先生与媒体进行了圆桌会议,以专访问答形式向我们多角度阐释了大众品牌在创新、安全、环保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及产品。

记者:我刚才看见在演示的时候GTE的中控系统结合了苹果的car play和安卓的系统,这套系统会在其他的车上使用吗?

杜思凯:我的答案是肯定,因为随着我们MQB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战略在中国不断地应用,以及MIB模块化娱乐系统在中国不断地铺开,我们可以确保支持不同型号的手机,也包括像您说到的苹果car play、或者是安卓Auto都会使用,只要是符合这套系统要求的都会得到我们的支持。

记者:目前中大众中国在中国上市的纯电动车只有electric up!一款,今后在纯电动车领域我们还会推出什么车型?因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目前跟国家有什么样的合作?比如说像充电接口的统一,或者是充电站方面的合作的事情?

杜思凯:electric up是2014年我们在中国首先推出的一款纯电动车,它的续航里程是160公里,对于大型城市是非常适用的一款纯电动车。今后,正如大家所了解到的一样,我们首先将从进口车开始,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多的纯电动车,包括e-golf,它的续航里程要比electric up更多,大约是190公里。从2016年起,我们将为中国市场逐渐地引入15款新能源车型,纯电动车在今后也在我们的部署当中,会逐步实现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

关于充电站的问题,这里我要介绍一下充电的标准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因为它的电池容量不是非常大,通过普通的墙盒就可以充电,通过大众汽车提供的快充设施也可以实现较快的充电。但是对于纯电动车来说,由于电池容量比较大,而且没有内燃机来提供辅助,这时候充电的标准化非常关键,尤其要实现清晰界定的相关标准,从而使得车主可以随时随地地来实现快充,在这点上我们正在与国内与国际的主机厂,以及中国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相关的标准化组织来一起合作,推动更为清晰的标准化。

记者:新能源的主要的方向是为环保,其次部分是为了性能,在驱动形式上大众目前看来环保贡献更多一点,有没有具体的?比如说像通过电力提升车型?另外,电力对后面的(电驱)四驱方向我们有什么计划?

杜思凯:关于性能,新能源车性能是今天大家重点去体验的一个环节,下午大家将了解到高尔夫GTE和electric up!性能上是非常不错的。纯电动车我们目前重点问题还是电池容量,对于纯电动车车主来说,开着开着就担心电池电量不够,就是所谓的里程焦虑,我们目前的重点是扩大电池的容量,使里程能够不断地延长。

在参数上我想介绍一下electric up!虽然个头不大,性能上非常突出,具有60千瓦的功率,210牛.米的扭距,在性能上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你问到了四驱车相关的电动技术,毫无疑问,SUV这样的发展方向最终也是我们大众新能源车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环节,SUV是我们大众集团正在科研的重点领域,目前从新能源车上还不便进一步地透露。

记者:像日本跟美国的有些汽车品牌的车载互联系统,他们一般会需要一个第三方供应商,或者第三方的技术支持,我看一下大众汽车的近年来的功能里面,也有一些车载互联、或者实时互联的解决方案,大众在这方面以后的方向您再深度聊一下。另外我想问一下,关于这套互联系统有没有一个收费的预案?或者是能够提供一个预期。

杜思凯:首先回答一下关于呼叫中心的问题,有一些厂商的呼叫中心是第三方,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我想介绍两点,首先car-net大众车联网在线服务的后端系统是我们大众自己的系统,来确保信息非常高效,并且非常安全,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在呼叫中心建设方面我们是非常开放的态度,包括呼叫中的坐席是自建还是外包,这是一个可以商榷的话题。第二个收费问题,只要购买了大众车联网技术车辆的车主,会一次性地付一笔费用,四年之后以续费的方式继续使用。

记者:费用是自愿吗?

杜思凯:自愿,车子是有这样的功能,是否启用这个功能是由车主去决定。

分享到:

关键字:大众 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