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莘县建20兆瓦光伏电站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8-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盛夏时节,激情似火,在莘县王庄集镇总投资3.5亿元的20兆瓦光伏菌菇科技大棚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依然一片繁忙。安装人员在陈洪乾总工程师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块一米来长的太阳能板吊往棚顶上安装。

作为多晶硅电池的重要组件,这小小的一块太阳能板就能持续发电25年。工程整体竣工,将形成年均上网电量2254.75万千瓦时的发电规模,不但完全能替代火力发电,而且还能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硫、碳粉尘、二氧化碳等化学气体排放。

莘县地势平坦、光照条件充足,非常适合光伏发电的应用。光伏菌菇科技大棚,是采用房上发电,房下养菇循环模式进行菌菇的清洁生产。“因为菇类生长过程中不需阳光照射,而棚上的的太阳能发电板正好吸收了菇类生长所忌讳的阳光,从而达到了传统农业与光伏发电的结合,实现了成本互减,共同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模式。”陈洪乾说。

项目经理赵子兴告诉记者:“莘县是全国著名的双孢菇之乡,蒋店村是王庄集镇重要的菌菇生产基地,被誉为菇村。以往,村民的菇棚都是柱子,竹竿,铁丝搭建起来的,为了遮蔽阳光,棚顶都铺上麦秸、草苫子,而且双孢菇所需温度湿度都比较苛刻,一年只有冬季能种植。为此,技术人员正是利用菌菇的习性引进了全新的光伏菌菇科技大棚电站项目。蒋店村村党支部书记陈东升,曾经种过6个双孢菇大棚,但大都是冬季一季种植,不但耗时耗力,而且收益并不明显。光伏菌菇科技大棚直接颠覆他的“养菇经”。

如今的大棚,主体是钢构架的,内部具有联动智能恒温控制,一年四季都能种植采摘。目前,蒋店村500多户村民,其中有300多户村民在打听蘑菇棚的租赁方式,陈东升本人也准备承包两个大棚。

目前,莘县在建的有6座周年棚,是采用荷兰联动恒温智能大棚技术,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都能实现自动化调节,而且棚内温度能常年保持在最适合菌菇生长的18℃,每座棚内有16个菇房,每个菇房养菇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一座周年棚预计年产值900万元。

除此之外,该县还建有164座双膜双网棚,36座连栋棚。光伏菌菇科技大棚电站项目预计在8月底并网发电,不到10月底,村里的新型菌菇大棚将全部投入使用。“有了光伏菌菇科技大棚,一年四季都能种植菌菇了,年收入就能达到原来三倍以上,科技兴农给我们带来了致富增收的新期盼。”陈东升说。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电站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