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酒泉市与电投(北京)碳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甘肃省酒泉市碳资产管理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战略框架协议旨在进一步密切双方在碳资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战略合作关系,确定了双方在碳资产开发、碳管理、碳金融和科研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酒泉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上世纪90年代,广袤戈壁、炎炎烈日、肆虐风沙中蕴藏的宝贵资源逐渐被世人认知,得以开发利用,按照国家和甘肃省委‘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部署,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目前新能源电力装机规模已达到1350万千瓦,其中风电1020千瓦、光电330万千瓦。到2014年底,酒泉风光发电累计380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2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00万吨。按照规划,到2020年,酒泉将形成4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和1000千瓦光电装机规模。”酒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学海在签约仪式上介绍。
“刚刚重组组建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资产的综合能源企业集团,清洁能源比重占38.72%,在五大发电集团中排名第一。酒泉市政府与国家电投在碳资产经营管理上的强强合作必将会有力地推动双方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琚立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电投(北京)碳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央企中第一家成立的碳资产公司,具有丰富的碳资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经验。在2013年启动国内七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上,计划于2016年底或2017年初建设形成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立碳交易市场,是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家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进程,北京、深圳等国家确定的试点城市先行一步,为我们创造了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成功经验。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1-6月电力工业简况,甘肃省上半年风电利用小时数为699小时,同比下降较多。对此,周学海表示,今年5月,国家核准建设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并批准实施《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方案》,将大大缓解风电外送压力。“我们还将建设500万千瓦风电,并上马火电项目用于调峰,按照4:6的比例进行风火打捆外送。此外,我们也在本地寻找对电力稳定性要求不高的行业,用于电能的就地消纳。”周学海介绍。
据了解,酒泉市已经制定了《酒泉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申报省发改、科技、财政、环保、住建5部门同意酒泉市开展试点工作;同时,酒泉市还成立了酒泉风光碳资产管理中心,为企业开展了碳资产交易专业知识培训,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有23户企业递交开展碳资产交易的相关基础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