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未来七年中国车市增速低于6%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5-07-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美国知名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艾睿铂)发布《2015年度Al ixPartners全球汽车展望》报告称,未来七年,全球汽车销量年增长率将放慢至2.6%。其中,美国市场汽车销量预计将在2016年达到阶段性顶峰,而中国市场汽车销量年增长率也将持续维持在个位数。

■中美汽车销量增速放缓

虽然欧洲和拉丁美洲等汽车市场表现欠佳,但得益于中国和美国汽车市场的强劲表现,全球汽车销量一直在持续增长。AlixPartners预计,2021年全球汽车年销量将增至10320万辆,高于2015年的8790万辆,2015~2021年的平均年增长率将为2.6%,低于2007~2014年期间的3.1%。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中国和美国汽车市场不可能永远维持高速增长状态。AlixPartners警告称,中国和美国汽车销量可能会出现急速放缓。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车市场,大约占全球新车销量的28%。进入今年以来,各大跨国车企在华销量增速放缓,价格战愈演愈烈,“新常态”一词被屡屡提及,两位数的高增长率不复再现。AlixPartners预测称,从今年到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将以每年5.2%的速度持续增长。5.2%的增速若放在美国或欧洲市场将会非常可观,但对于2005~2014年期间维持16.6%高增长率的中国而言,这一数值还是太小了。AlixPartners还预计,从2019年到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4.1%。“中国汽车市场年增长率放缓至6%以下,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惊讶,但事实上这样的预测由来已久了。”AlixPartners美洲地区汽车业务主管马克·韦克菲尔德说。目前,中国汽车年销量已经超过2300万辆,需求空间较10年前大大缩小,且中国多座城市面临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城市采取了限购政策。

美国汽车市场的步伐也在放缓。韦克菲尔德表示,随着利率上升和二手车价格的下降,美国市场可能会在2019年触及周期性低谷,销量约为1490万辆。该公司预测,受益于低油价,今年美国乘用车和轻卡的销量将为1710万辆,2016年为1740万辆,达到顶峰。“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进一步提升销量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韦克菲尔德说。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低油价是把双刃剑。韦克菲尔德称,低油价会给汽车制造商带来麻烦,为了满足美国更严格的燃油经济性要求,车企不得不研发很多新技术,这会给每辆车增加3500美元的附加成本,而由于油价较低,消费者大概需要9到13年时间才能用节约燃料支出来补偿这一成本。韦克菲尔德表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一辆新车的使用时间约为6年。一旦技术回报时间超过6年,你便是在和消费者作对。”

除了中国市场汽车销量放缓,印度市场今年开始恢复元气外,巴西和俄罗斯市场依然处于风雨飘摇中,“金砖四国”不复昔日荣光。最近几个月,巴西和俄罗斯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政府开始出台救市措施,车企在苦苦坚守中期待市场出现转机。

■汽车业面临技术挑战

AlixPartners还针对未来各种潜在的汽车项目进行了研究,例如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车联网、自动驾驶汽车、汽车分享等,这些都需要大量额外投资。AlixPartners认为,车企需要为此投资数百亿美元,而随着全球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这些潜在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

韦克菲尔德表示,美国政府不会放弃针对车企制定的2025年54.5英里/加仑的燃油经济性目标,欧盟制定的2021年95克/公里的碳排放目标对于车企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而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也在不断收紧排放标准。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电气化几乎是车企不可避免要走的一条路。

虽然在短时间内,电动汽车不太可能成为市场主流车型,但Alix-Partners预测,到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650万辆,占据6%的市场份额。当然,油价是一个很大的变数。AlixPartners认为,如果接下来若干年,油价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那么消费者很难在9~13年内得到经济回报,车企也很难说服消费者购买混合动力车或纯电动汽车。

此外,汽车共享项目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目前参与汽车共享的人数和车辆都较2006年增加了39%。AlixPartners预测,到2020年,用户人数还将增加32%至2600万人。Alix-Partners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有望实现突破,车联网技术需求会激增,到2018年车联网技术相关营业额将达到400亿美元,而2013年是130亿美元。

■日本车企最会“捞钱”

上述报告还调查了全球汽车制造商的收益情况,并重点强调一件事,那就是,日本汽车制造商盈利能力好于欧美同行。

从去年车企的收益情况来看,日本车企的盈利状况最好。AlixPart-ners指出,去年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净利润为420亿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日元贬值,至于他们以后能否保持这样的成绩,就要看汇率是否稳定了。其次是欧洲汽车制造商,净利润为31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其利润大部分来自于高端豪华品牌。之后是中国和印度汽车制造商,累计获得110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在最后的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净利润为80亿美元。

另外,AlixPartners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北美,汽车供应商要比汽车制造商的收益大。其中一个原因是,从去年夏天开始,橡胶、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使得每辆车的零部件生产成本降低476美元。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