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丰田在我国市场的“混合动力布局”已筹谋了十年。早在2005年,丰田就将普锐斯车型导入到我国市场。由于各种原因,普锐斯车型的销售情况并没有预想中好。在此之后,丰田推出的凯美瑞混合动力版、雷克萨斯CT200h车型,也由于价格相对较高,没有迎来市场的热销。
很显然,作为混合动力汽车开山鼻祖的丰田要想拿下中国市场,单靠过硬的核心技术是行不通的。丰田中国公共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混合动力在日本得以普及的三个重要原因:成本降低、政策补贴和售后支持。特别是成本,早在两年前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承诺在中国实现核心动力技术国产时,就已经意识到成本竞争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据了解,为了让混合动力技术在中国更快迎来春天,丰田在2010年成立了丰田汽车研发中心(简称TMEC),这是其首次独资在海外市场成立的混合动力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投资金额高达6.89亿美元,在丰田全球6家研发中心中绝无仅有。与其他研发中心不同,TMEC自成立之初就目标明确,其首要任务就是进行丰田混合动力技术国产化的相关研究开发。“目前混合动力技术在中国虽然没有得到太多政策上的扶持,但考虑到现阶段发展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条件,我们认为混合动力仍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丰田(中国)副本部长、丰田公司常务小川哲男如是说,“丰田在中国开展混合动力相关组件的国产化研发,具体来讲,包括电池、逆变器和变速驱动桥等关键零部件,都会在中国实现国产。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核心组件的国产化来降低成本,并配合相关工作来进一步普及混合动力。”
此外,一名业内人士还对记者表示,自2005年导入普锐斯以来,丰田对中国的混合动力布局已经进行了十年。十年间,丰田混合动力车型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影响,在中国也相继引入了数款混合动力车型,却始终没能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意味着,在混合动力车型国产之后,丰田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找到“降低成本”之外更多的优势。以提升这些车型的竞争力,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率先推出的卡罗拉和雷凌无疑要承担起“先锋”的重任。当然,这两款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丰田未来的在华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