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太阳能光热寻求市场化突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5-07-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近日举办的2015国际太阳能供热制冷技术峰会上,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太阳能光热保有量位居全球之首,太阳能低碳环保也已经深入人心,但受到各方因素影响,近年来市场增速持续放缓。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热利用专委会郑瑞澄认为,近年来光热市场增长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尚未形成市场化发展能力,要想突破当前困境,需要研究市场化发展存在的障碍并加以解决。“我国太阳能光热之所以能在前几年迅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推出的诸多政策,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强制安装政策,以及财政部、住建部等部委推出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等项目。”郑瑞澄表示。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润青则认为,光热发展此前遇到困境,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从外部环境看,伴随着新建建筑面积下降以及一些政策鼓励项目的结束,导致太阳能光热的市场需求有所萎缩;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一些太阳能光热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只注重于温度这一个要点,而忽略了压力、流量、流速等多个影响用户使用感受的元素;此外,缺乏新的技术突破以及有待完善的商业模式,也是我国太阳能光热行业发展缺乏足够动力的原因。

 

目前,光热企业已开始尝试突围。四季沐歌集团总裁李骏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行业增速回落有一定的周期性,按“十三五”能源编制规划,未来5年时间我国太阳能集热器的保有量要实现从4亿平方米到8亿平方米的增长,对光热企业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对于光热企业来说,未来要把技术做扎实、市场做到位;要积极协助各地方政府建示范项目、以点带面;要争取行业做大做强的能源政策。”李骏表示,中国光热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做热水器产品的层面,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民用走向工商业应用、从单一能源走向复合能源、从卖产品到卖项目,光热发展不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理念创新。

 

而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胡润青介绍了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示范项目。据了解,该工程总蓄热量达2万吨,可满足3万名师生的冬季采暖和全年的生活热水需要,以系统运行寿命15年计算,扣除非采暖季的热能损耗,项目可减少2.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生态贡献非常明显。

 

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建筑科技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认为,近零能耗建筑已成为国际新的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是必然发展方向。有数据显示,在建筑总能耗中使用能耗约为建筑能耗的15倍左右,供暖能耗又几乎占总使用能耗的35%,这也为我国太阳能采暖商业化、规模化提供了发展空间。(经济日报记者 秦海波)

分享到:

关键字:可再生能源 光热企业 光热发展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