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深圳:今年新能源汽车 累计投资要达20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06-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0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并在其后将新能源汽车纳入战略型新兴产业范围。

 

作为有着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承担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任的坪山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形成了产业链。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日前,深圳已出台《深圳市新能源发展工作方案》和《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两个相关扶持政策,而坪山新区也在酝酿出台《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综合发展规划》,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已有18家企业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多年以前,深圳曾先后出台了《深圳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施方案(2009—2012)》、《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等7个文件,计划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来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技术改造、应用推广等。

 

在2012年,落户坪山的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根据当时的规划,深圳将在13.5平方公里面积的产业基地中,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

 

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到上市,当前,深圳市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应用与推广政策扶持体系。而深圳,也是我国大中城市中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最大、扶持体系最完善、应用数量最多的城市,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以及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重磅企业,2014年比亚迪的产值达到了190亿元,相比2013年的产值158亿,上涨了20%,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站等成为比亚迪的主要收入来源。

 

记者从坪山新区了解到,当前,比亚迪有员工3.4万人,研发人员400人,并在产业升级转型中开始了机器换人。当下,因为深圳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深圳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率最多的城市之一。

 

借助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已共有新能源企业18家,其中除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还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动连接器等关键零部件企业2家(巴斯巴、上海众联能创)、太阳能企业4家(中电长城、珈伟、嘉普通、山能科技),动力电池6家(沃特玛、新宙邦、华粤宝、山木电池、金和能、迪凯特),LED照明企业4家(洲明科技、长方照明、超频三、威诺华),新材料1家(中金岭南)。

 

坪山新区经济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坪山已形成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以沃特玛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以洲明科技为代表的LED照明,以中电长城为代表的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

 

预计到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50亿

 

前不久,深圳出台了《深圳市新能源发展工作方案》和《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表示将统筹设立50亿元推广应用扶持资金,力争今年使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整车累计产销量达到3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600亿元以上,各项税收收入达到100亿元。

 

今年以来,坪山新区先后印发了《坪山新区建设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2015—2020年)》《坪山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坪山新区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以望形成坪山新区 “创新驱动”的战略体系。

为让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做大,当前坪山正在酝酿出台《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综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在《规划》中看到,坪山提出了打造完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的目标。《规划》还确定了四大优势产业和两大未来产业。四大优势产业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电控、配套充电设施、整车高端制造,两大未来产业包括智能汽车产业,以及燃料电池、超级电容等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其他新型能源汽车产业。

 

《规划》还提出了目标,到2015年,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包括政府7亿元以及社会13亿元的投资,各类新能源车产量达7万台以上,实现产业规模产值约300亿元;预计到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实现产值600亿元。

分享到:

关键字:深圳新能源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