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认知有待提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5-08-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5年已经过半,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政策越来越完善,多地区都取消对新能源汽车限行政策。此外,充电基础设施的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出台,新能源车已然成为行业最为关注的焦点。

然而,新能源车在现实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消费现状?各类有利政策的出台,能否从根本上促进其发展?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有多大?未来又将向何处发展?日前,北京商报在京举办的“2015北京新能源车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一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查报告”,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解析。

目前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有所提升,但依然有接近四成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不甚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新能源汽车非常了解的只占到了7%;54%的参与调查者对新能源汽车有一定的了解;而有33%的参与者对新能源汽车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而只有4%的参与者表示完全不了解。

据了解,调查中有购买新能源汽车意向的参与调查者中,对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接受度最高。对于新能源燃料类型,74%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混合动力汽车,14%选择纯电动汽车,11%选择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只有1%的消费者选择其他替代新能源汽车。由此可见,多数消费者对单纯由新能源提供动力的汽车信赖度不高。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对享有政府大额补贴的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接受程度要比油电混合动力低得多,这种反差值得关注。

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宣传推广尚处于普及期,随着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出台实施及市场化运作,新能源汽车将加快普及期的市场培养,逐步提升人气和销量。

北京商报记者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目前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最为认可的价格区间在10万-20万元,这部分人士占到了参与调查者总数的48%,选择10万元以下价格区间的消费者占到了25%,选择20万-30万元的参与调查者占到了18%,而选择30万元以上的参与调查者占到了9%。

可见,新能源车过高的价格并不被消费者所接受,而过低的价格也不会是消费者的首选。

另外,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技术不成熟、价格高等因素被视为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因素。在因为能源获取不方便而不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群体中,有61%表示目前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使用起来不方便。

同时,在您认为充电站(桩)的距离设置多远合适的选项中,有超过41.5%的参与调查者认为5公里以内设置充电站(桩)较为合适,而有34.7%的参与调查者认为5-10公里的距离设置较为合理,有15.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充电站(桩)的设置距离为10-15公里较为合理,而只有8.6%的参与调查者认为15公里以上较为合理。由此可见,消费者对于充电设施完善显得尤为重视。

事实上,对于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也是业界较为关注的重点。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驾里程要求主要集中在200公里以上,其中选择200公里以上的人数占比为43%,居首位,选择150-200公里的人数占比28%。

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对消费者购买热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按照规划要求对于新能源汽车推广最有利的补贴政策选项上,有68%的参与调查者认为购车时直接补贴的方式最能推动新能源车的个人消费,因此,补贴退坡恐对市场化普及不利。

综上所述,在政策的扶持下,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了解有所加深,但在各种制约因素下,大力度推广的新能源车传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普及新能源汽车仍任重道远。而在补贴政策逐年退坡的机制下,整个行业都要加快产业技术的升级,尽早采取其他的补救措施,应对因补贴减少而可能导致的市场滑坡。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