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硅电极尺寸的改变一直被认为是电池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用于电动汽车的高容量储能电池。近日,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可以自我修复的聚合物材料,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过去几十年,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储能容量一直是科研人员面临的两大挑战。尽管在该领域每天都有新的发现,但是,有些发明太过牵强,最终的解决方法还没有找到。斯坦福大学副教授衣璀(音)及其研究小组宣布发现了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储能容量的方法。
研究小组表示,在对聚合物的化学键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后,他们发现了这种方法。通过削弱化学键的活力,研究小组制成一种在化学反应中轻易断开但又自行重新组合的材料。把这种材料涂在电极上,电池的寿命会延长10倍。
这种新技术目前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实验证明,电极涂上这种材料后,历经100次的充放电循环,储能容量才开始减弱。研究小组表示:“通过这种涂层,电池寿命的改善在实践范围内,但实验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在手机上500次充放电,电动汽车3000次充放电。”(中国储能网独家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