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保险介入光伏领域“新能源+保险”前景无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华社报刊 发布时间:2015-07-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类似的保障没有推广,使得光伏投资人对后续的风险有所忌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光伏产业的发展。而且,就光伏电站而言,组件质保只是其中一部分,单独保障组件的输出稳定等性能还不够,保障电站整体的年平均固定输出千瓦时才更有实际意义。

 

光伏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保险等金融机构正在寻求介入的可能性,而安邦保险已在运营保险、项目收益等方面尝试提供保险服务。分析人士认为,光伏电站建设本身是一次性投入,之后每年的费用相对较低而且可以预期,所以是一个“天生的金融化产品”。 在能源互联网路线图全面出炉之际,保险业可考虑通过多种渠道介入光伏产业链。

承保光伏电站运营

光伏产业融资长期以来受限于光伏电站“轻资产,担保难”的特性。

安邦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已于近日推出“太阳能光伏电站综合运营险”,为企业提供了运营期一切险、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保险和营业中断电费收入损失险为一体的综合性保险。光伏电站综合运营险致力将电站风险以保险方式转嫁,通过为企业转嫁因自然风险、意外事故、人为事故导致的物质损失;因太阳辐射量不足导致的发电量减少所造成的电费收入损失;因损失赔偿期间,发电量减少导致的电费收入损失,从而切实有效地解决企业融资难、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模型确定性问题。

这并非保险企业首度介入光伏领域。2012年10月,英大财险发布“25年期光伏组件质量及性能保险”,国内首度出现针对光伏组件的25年期不可撤销型保险产品。有效期内,一旦光伏组件企业倒闭,买方利益有保障。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类似的保障没有推广,使得光伏投资人对后续的风险有所忌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光伏产业的发展。而且,就光伏电站而言,组件质保只是其中一部分,单独保障组件的输出稳定等性能还不够,保障电站整体的年平均固定输出千瓦时才更有实际意义。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分布式光伏电站而言,开发商寻找到客户后,需要有第三方投资的介入,如果没有与光伏电站建设相配套的保险,投资人会觉得风险不明确,并且缺少担保。建立起一套与光伏标准相配套的保险体系,保证投资人“敢进入、能退出”,对于引入长期投资至关重要。光伏电站建设本身是一次性投入,之后每年的费用相对较低而且可以预期,所以是一个“天生的金融化产品”。

前景可期

近日,《“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的出台,敲定了智慧能源等11个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相关支持措施。分析人士表示,能源互联网路线图全面出炉,万亿元产业蛋糕呼之欲出,保险业考虑通过多种渠道伺机介入光伏产业链。

记者获悉,安邦保险在能源领域已经开展更多布局。近日,其与某能源类企业合作,为一款投资理财产品提供风险保障。该企业是聚焦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业务的企业,尝试开展以实物融资租赁为商业模式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其旗下包含若干业务板块。近期,该公司与安邦保险就其中一个板块联合推出了一款收益保险型融资租赁项目,项目的本金和收益由安邦保险全程担保。

与安邦保险合作的该板块产品主要业务聚焦于光伏组件。该能源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产品尝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推动新能源、储能、生态农业等领域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投资人最少花费1000元即可购买系列项目中的产品,且每份产品对应一块真实存在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发电板被安装在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并获得稳定的电费收入和政府补贴,以此作为向用户支付租金的来源。“理论上讲,这是比银行存款更安全的一款投资产品。”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光伏产业链中保险介入程度有限,其能发挥的投资保障效果尚待市场检验,特别是大数据的积累和风险保障模式有待完善。在“互联网金融+新能源”的思路下,保险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未来更多的介入有助于市场培育,也有利于保险业加深参与互联网金融的程度。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投资 光伏产业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