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新疆哈密依托丰富的煤炭、风光资源,抓住疆煤东运、疆电东送的机遇,不断优化风、光、火电打捆外送发展模式,逐步打造成为国家级综合能源基地。哈密作为绿色能源基地,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助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我现在正在前往新疆首条特高压“疆电外送”±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直流输电工程天山换流站的路上,该工程自2014年1月正式投运以来,将哈密的煤炭、风能、太阳能等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后,通过“疆电外送”把富裕的电力资源输送到内地电力市场进行消纳,拓展电力市场消纳空间,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可以说十分明显。哈密作为“疆电外送”的桥头堡和重要的能源基地,目前千万千瓦级煤电、风电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正在加速建设,哈密地区已初步形成外送超千万千瓦的能力。
截至去年年底,“疆电外送”累计达到近307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外送电量达到271亿千瓦时,相当于外送煤炭938.6万吨,国网新疆电力的专业人员就为疆电外送算了一笔账:发电1千瓦时消耗标准煤300多克,1吨标准煤发电形成的产值要比单纯卖煤增收200元以上,可以说大大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同时也缓解了疆内铁路的输送瓶颈。
哈密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新疆九大风区,哈密占了三大风区,风能资源的技术开发量约占全疆的62.9%。同时,哈密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居全疆之首,全年日照数在3170—3380小时,高于日光城拉萨,是全疆最具开发潜力的光伏发电基地。依托富集的风光资源,哈密现已成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打造的千万千瓦级风力发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也是首个“风光火电”打捆“疆电外送”综合能源基地。
风、光、火电打捆外送发展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绿色能源带动煤电基地实现跨越,同时煤电的大规模装机也将推动新能源的大发展,从而不断壮大哈密地区能源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哈密综合能源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原标题:[倾听新疆]新能源助力哈密打造国家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