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网络里流动的数据类型和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互联网+”、工业4.0,无人车间、智能工厂越来越多,一个车间成百上千个传感器和RFID读写器在每天的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汇聚、分析,完成和优化整个生产流程。而ICT系统,不再是一个企业的辅助系统,它正在深入企业生产制造核心环节。作为网络世界的巨头,华为对这种改变心怀喜悦。在5月20日召开的华为网络大会上,发布了针对物联网而设计的敏捷网络3.0版本,以及一个面向物联网领域的轻量级操作系统LiteOS。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称其为“1+2+1规划”,包括一个物联网平台、有线和无线两种接入方式和一个物联网操作系统。
敏捷网络伸向物联网
敏捷网络是华为2013年提出来的,敏捷网络的版本也从1.0提升到了今年发布的3.0。徐文伟说:“ 随着2013年华为敏捷网络的发布,我们超过600个客户,已经分区使用了敏捷网络;同时敏捷网络发布以来,已经获得了包括9项国际大奖;有超过1000多个数据中心采用了华为的敏捷网络解决方案,发货超过17万台;在广域网,有超过300个网络使用华为技术,其中有超过60个采用SDN广域技术。”
“实际上敏捷网络就是华为的软件定义网络。它包括了SDN在内,同时又对SDN进行了外延。”华为交换机与企业通信产品线总裁刘少伟说,“SDN有三个东西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是集中控制,我们把很多东西挪在一个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第二是虚拟化,通过虚拟化产生非常多的不同的功能和新产品;第三是开放,把整个网络进行开放。”刘少伟认为,敏捷网络还带来3个变化:一是让以IT为基础的网络能够感知到质量(而以往这张网络是尽力而为型的);二是从控制层面到转发层面,从软件到硬件,全部实现可编程;三是从现在的网络过渡到未来的SDN网络能够平滑过渡。
从敏捷网络三个版本的技术演进来看,1.0是在业界首先把SDN引入了园区网络,实现了以网络为中心向以应用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网络架构转变, 2014年的2.0版是对敏捷网络进行了拓展,从原来的园区、广域覆盖拓展到了分支(例如交通领域)以及数据中心。今年发布的敏捷网络3.0版本,则是延伸到物联网。
业界多家分析机构和设备公司都认为,物联网的连接总数在2025年将会达到1000亿,40%的物联网数据在网络边缘处理,近80%的M2M流量通过网关接入,未来50%的网络容量用于物联网的连接,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等这些领域,将面对着巨大的物联网。
华为敏捷3.0向物联网延伸的方案包括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敏捷物联网关和敏捷控制器三个部分,实现了把SDN架构引入物联网。LiteOS是华为推出的一款轻量级、开源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其作用相当于电脑时代的Windows操作系统,手机时代的Android系统。敏捷物联网关可以说是传感世界和IP世界的桥梁,支持丰富的物联网接口(17种以上)和丰富的行业协议,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动态从敏捷控制器加载协议,实现新协议和私有协议的对接和转换。敏捷控制器作为物联网平台,对物联网终端、网关、计算资源、应用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标准的北向接口实现与各种行业应用快速对接,它采用开放的软件架构,支持基于虚拟化的分布式部署。
用轻量级操作系统降低物联网开发门槛
虽然大家都认同物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整个物联网的现状是应用范围小、产业集成度散、各种技术标准乱。面对碎片化的市场,华为希望用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打通整个链条。“操作系统的标准化、接口的标准化促进了ICT的巨大发展,同样在物联网时代,面对多元接口、多种接入、各种传输模式以及各种应用的智能传感器,我们希望有一个开放的能互联互通的操作系统。”徐文伟说。做物联网操作系统,华为并不是首家,微软、谷歌都在尝试用其Windows或Androi开发适用于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国内也有其他企业进行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开发。
与其他操作系统相比,LiteOS具备零配置、自发现和自组网能力,让使用它的物联终端能够自动接入网络。Liteos提供统一的开发平台,是开源的系统,合作方可以快速构建自己的物联网产品。LiteOS是运行在MCU、Cortex-M等资源受限的硬件平台上,ROM和RAM资源从小于10KB到10MB以上都能实现。LiteOS主要用于智能家居、穿戴式、车联网、智能抄表、工业互联网等IoT领域的智能硬件上,数据采集、实时控制等是其典型使用环境。基于LiteOS开源社区, LiteOS从硬件开发、软件开发以及产品部署3个环节能够降低智能硬件开发的门槛。
用物联网关架起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
敏捷物联网关可以说是传感世界和IP世界的桥梁,接受来自不同类型传感世界的语言,将其翻译成统一的IP语言,让不同物件之间可以对话。华为AR系列物联网关产品,支持最丰富的物联网接口(17种以上)和丰富的行业协议,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动态从敏捷控制器加载协议,实现新协议和私有协议的对接和转换,满足各种场景的要求。
敏捷物联网关除了具备协议转换功能之外,还是具备本地智能功能,对物联流量进行本地处理和决策,以提高本地存活能力和相应速度,例如在智能车载系统中,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异常之后,本地物联网关就应该立即采取决策和措施,以避免网络故障或者拥塞带来的延迟。
敏捷控制器作为物联网平台,对物联网终端、网关、计算资源、应用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标准的北向接口实现与各种行业应用快速对接 。它采用开放的软件架构,支持基于虚拟化的分布式部署,具备无缝的扩展能力,可以支撑千万级别的物联网终端管理和控制,满足海量物联终端的管理要求。
华为交换机与企业通信产品线企业网关产品领域总经理李先银指出:“数字经济时代,网络的力量正在无限延伸,成为创造新价值的关键生产力,物联网代表着网络的未来,而华为敏捷物联将赋予物联网以更多的价值。”
物联网市场现在处于发展初期,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标准化水平,才会出现规模化、爆发式增长。对华为来说,进入物联网世界,这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