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聚焦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强国”路线图首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圳) 发布时间:2015-05-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发布,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路径也由此清晰展现。

“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300万辆”,当前如火如荼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终于有了更加远大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不仅是新能源汽车,随着5月19日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发《中国制造2025》,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路径也清晰地展现在业界面前。

汽车强国“路书”

5月19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正式面世,在这一作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汽车产业同样被重点关注,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被列为需要聚焦的重点领域之一。

仅在3天之后,工信部又针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做出了进一步解读,其中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领域的战略目标首次浮出水面。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工信部指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而到了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

然而,有数据显示,2015年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9060辆,同比增长1.5倍。而今年前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4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在工信部与2012年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截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目标为50万辆。

这意味着如果要达成新的规划目标,在未来5年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翻几番!

“《中国制造2025》对汽车行业的规划经过了反复论证,符合实际情况”,参与战略制定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对目标达成充满了信心。他告诉南都记者,与此前做出的规划大多侧重宏观,此次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更加详细,甚至对技术路径、目标均有提及,“可以说这个战略将成为引导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做强的路书”。

毫无疑问,随着该战略的实施,将对汽车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位不愿具名的合资车企新能源汽车业务负责人坦言,战略中强调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目标,不仅会促使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加快发展,还会促使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战略。

他进一步表示,为了迎合中国的产业战略,外资公司很可能将新能源车导入合资自主品牌,“甚至可能出现一波合资自主潮”。

“复仇者联盟”协同破冰

为了达成充满挑战性的目标,以往车企自身单打独斗的做法显然已不合时宜。因此,像电影中那样“超级英雄们抱团”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不同车企之间、不同行业间能否发挥协同效应,关乎战略目标最终能否达成”,付于武表示,在发挥协同效应方面,此前中汽协已在不同车企间发起电动汽车联盟,而此次《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也强调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立行业共享的汽车产品开发数据库,加强优势技术的共享应用以及通用技术与部件的联合批量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作为国内最大汽车企业的上汽集团已经在汽车业界率先尝试不同行业间的协同。南都记者独家获悉,日前上汽集团、华为、中国电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13家企业及科研机构齐聚北京,在工信部协调下组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智能制造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行动方案之一”,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指出,其目的是要在不同工厂和不同的行业之间实现网络化链接,实现各方面资源的高效运用。

而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看来,智能制造也将成为继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之后,汽车行业升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他坦言,当前国内的汽车产业上处于机械化生产阶段,通过智能化改装,在产能、成本等方面挖潜的空间巨大。

采写:南都记者 张笑

[对话]付于武:汽车业做强是中国实现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

随着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将对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何种影响?汽车业应当如何实现战略目标?带着上述问题,南都记者独家专访该规划的参与制定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

南都:《中国制造2025》提出,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有何意义?

付于武: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国,但离汽车强国还有距离。中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53%,与汽车强国4%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汽车产业做强是中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

当前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背景,全球技术创新与经济复苏日趋活跃,汽车产业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涉及的智能化、新能源等技术创新最全面、大规模的载体与平台,因此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化及智能化将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方向的突破口。随着战略方向和目标的明确,汽车行业应该统一观点,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达成共识。并在共同努力之下,使得中国的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南都:这一战略有何特点?汽车行业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保战略顺利推进。

付于武:首先,战略中提及的目标是经过了多方反复论证,是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例如,以目前的发展速度,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此次提出的目标与国际发展水平实现了同步,这显示了对全球先进汽车产业实现赶超的国家意志。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标、路径与国际同步的同时,还应该发挥中国自身的优势。例如,在宏观层面对汽车产业的协同进行引导,推动跨行业协同机制的建立。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