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云南院EPC首建农光互补项目凸显“双赢”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06-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恰逢小满节气,大理的阳光热情恣意。云南省最大的山地光伏发电项目以及首个外资光伏项目——大理西村光伏电站50个巨大炬阵的太阳能光伏板熠熠闪光,清洁电力沿着铁塔银线送出,一排排金银花在太阳能板下勃勃生机……

5月21日,由云南院EPC总承包的云南首个农光互补示范项目——大理西村光伏电站一期竣工。

项目运营非常理想

大理西村光伏电站一期项目是云南首个农光互补示范项目以及云南省最大的山地光伏发电项目。电站计划三期共装机150兆瓦,一期装机容量50兆瓦,年供电量79200兆瓦时。

西村太阳能光伏电站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可利用光伏板下的土地种植金银花约900亩,带动当地200名劳动力就业,大大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为这里的农民提供工作机会,实现双赢,因此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由于设计和建设的优异表现,西村一期项目投产至今,运营非常理想。“云南院的工作十分出色。”业主方中电集团首席执行官蓝凌志评价道。也正是基于此,西村二期50兆瓦项目的EPC总承包,也水到渠成地由云南院揽获。

用心打造山地光伏总承包精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努力将该项目建设成为西南地区光伏电站标杆工程,秉持‘融入地方、与当地百姓共同发展’的主旨,精心组织、创新设计、有序推进,用心打造山地光伏总承包精品工程。”云南院总经理崔大勇介绍,这是该公司开展以设计为龙头,进行光伏发电类EPC总承包的里程碑项目。

西村光伏电站的场址地势起伏较大,海拔落差200多米,目前常用的固定式支架没有可调性能或者可调性能较差,只适合较为平整的地形。

云南院采用了其获得国家专利的新型可调性能的固定式支架,解决了在复杂地形上开展光伏项目的难题。通过增加支架高度,使太阳能板下可种植经济性高的农作物,大大提高了土地和光能利用率。

与其他同类项目相比,具有工程质量好、占地面积较小、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的优点,更提高了当地经济效益,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和谐了地方关系。建成投运以来,太阳能发电系统效率高于其他同期开展的山地光伏项目,农民种植的金银花也长势喜人。

验收合格率100%

在项目推进中,云南院展现的诚意及技术实力、项目管理能力,得到了多方认可。项目累计施工天数214天,实现以人为本、安全“零受伤”目标,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云南院在项目管理上,从施工、质量、进度、安健环、采购等全方位统筹规划,实施过程管理,强化过程检查审核。以光伏主体安装为例,50个方阵对应着74400个基础,每个基础的坐标固定,从测量开始就做好质量控制,采用GPS放样,将最大误差缩小至2厘米,可以大大加快基础放样的速度。

在基础浇筑过程中,云南院采用严格的三级自检,保证基础东西和南北方向都能在一条线上。基础浇筑完毕后,与监理单位进行基础地毯式检查,保证所有光伏基础合格。

业主现场管理人员均是行业内专业人士,对工程质量和节点控制要求很高,严格按标杆工程标准进行管理、验收。对此,云南院西村项目部质量经理宁德然感触很深:一期光伏电站有50个方阵,有234万个螺栓,组件安装正确,光伏板整体观感良好,最终验收合格率为100%。  

分享到:

关键字:农光互补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