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有外媒爆料称,“低端版特斯拉2017年交车,价格仅仅是22万元。”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在投资者会议上明确透露了特斯拉Model 3的目标和上市时间。“我们希望这款车型将在明年3月上市。”Musk还表示,Model 3的大规模量产将于2017年年中或下半年开始,因此“2017下半年”会是个更靠谱的时间。作为特斯拉旗下的中端主流车型,Model 3单次充电的行驶里程可达到200英里,传说中的目标定价则是在3.5万美元左右。
七战见分晓:腾势和特斯拉到底哪家强?
目前特斯拉的战略是,Model S和Model X将在行驶里程、售价、以及功能等方面继续占据制高点。与Model S相比,Model 3的体型要小个20%。
两年前,王传福“分分钟造出特斯拉”的言论,曾让两家隔空对战了一番。而如今,这场隔空对战可能会变成荷枪实战。
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乎,近期大家在激烈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腾势和特斯拉到底哪家强?”
以前,按说腾势和特斯拉是在两个频道,一个生在美国,卖80多万元,一个生在中国,卖30多万元。两家的相同之处是,都属纯电动车,甚至在有的城市还都进入了免牌(免费上新能源车牌照)目录。
但廉价版特斯拉要是来了,这两位就不是关公战秦琼了。
那么,腾势和特斯拉到底哪家强?以下听小编将两家的不同之处一一道来。
其一:概念股和白马股
用股市的这对通俗术语来解释腾势和特斯拉,似乎非常合适。
两年前特斯拉大热,是因为它关于未来汽车的概念、流畅的外形设计、炫酷简洁的显示屏、科技硅谷的出身,这些引发热点与追捧的标签,使它被当做概念股,瞬间炒热。
相比特斯拉是概念中的“电子玩具”,腾势则是“更白马”的纯电动汽车,集中了戴姆勒的造车技术和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无论是硬件技术还是内饰材料,腾势都很讲究,做工细致,采用了奔驰同等标准。
是选概念股的昙花一现,还是选白马股的复利增长,确实值得推敲。
其二:造金勺和含金勺
特斯拉,几乎是由马斯克凭一己之力“平地起高楼”,生生在地球上画出了一把电动汽车的“金汤勺”。但此后,特斯拉在汽车制造积淀不足的事实很快暴露,内饰和做工的粗糙,也成为广为诟病的不足。
而腾势则含着金汤勺长大的,背靠戴姆勒和比亚迪,戴姆勒拥有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整车制造科技,在汽车工艺上具备先天的优势,比亚迪拥有业界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和驱动技术。
这种血统上的差异,短期看,貌似差别不大,但时间一长,孰优孰劣就显露无疑了。
其三:先扬和后扬
特斯拉,这家生产纯电动车的年轻品牌一面世就被无数的聚光灯所包围,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被贴上了“环保”“高性能”“革命性产品”“业界良心”等一系列的标签。再加上一系列“友善”和“亲民”的营销策略,特斯拉因此订单接到手软。
但随着光环褪去,特斯拉今年3月起在中国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而其销量同样直线下坠,据路透社报道,今年1月份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量仅为120辆,这比去年12月份的444辆少了将近3/4。
而腾势的走势恰恰与特斯拉相反。
在经历了初期的默默无闻和精耕细作之后,在2015上海国际车展上,腾势全新的管理层首次公开亮相,严琛、李云飞等入主腾势。
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腾势销量为132辆,2015年1季度销售267辆(1月23辆,2月81辆,3月163辆),正在呈节节攀升之势。
其四:非标准和标准
当2014年7月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工信部部长苗圩一同在华宣布,今后在电动车充电问题上将统一标准时,相信特斯拉的内心是拔凉拔凉的。
腾势所代表的中德标准占到绝对上风,而特斯拉自成一派的标准则被排除在外,也将使得特斯拉的日后充电,变得更加艰难。虽然特斯拉近日宣布,未来将兼容中国标准,但具体到行动,尚需时日。
相比之下,腾势的充电方式更灵活,无论家用220V电源插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共充电设施,或可安装挂壁式充电柜,多模式满足车辆的充电需求。
一辆电动车,离开了给力的充电标准,就好像鱼儿离开了水。照此趋势看来,腾势的“海洋”或将越来越宽广。而特斯拉,得首先让自己呆在水里。
其五:非安全与安全
去年7月4日洛杉矶,高速行驶的特斯拉Model S撞上灯柱后解体成两半,随后电池起火烧毁车体。不到一年的时间,发生了6次起火事件。
对特斯拉安全性的质疑就此浮出水面。
表面上看,特斯拉应用了众多高强度铝合金、超高强钢、防弹复合材料,在安全测试中得分很高。然而由于它电池的位置在底盘,对于前、后、上三个方面可以保护,但是对于侧面和底部的撞击防护能力太低。
特斯拉的电池方案是把每一节电池都管理起来,靠软件解决充放电的安全问题,为了保证续航则选择了高危的三元锂电池,而为了保证车内空间则让电池裸露在车底。一旦遇到车底碰撞很容易造成锂电池穿刺,众多起火案例证明,特斯拉的电池保护还远远不够。
反之,电池工程师出身的王传福在制造电动车时则表示“为了守住电池热失控底线,宁愿牺牲电池容量”,从而选择了铁质电池。现在看来,续航为300公里且进行过18个月强化测试的腾势无疑在安全性方面超越了特斯拉,在关乎性命的事情上,腾势明显靠谱很多。
其六:组装拼和品质造
从品质上说,特斯拉与其说是造车不如说是在组装车。虽然其零部件供应商不乏国际大品牌,但是特斯拉在采购了众多零部件后并不能将他们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这是特斯拉应该反思的地方。
小编曾参观过腾势坪山工厂,一进门就能看到来自奔驰的工程师们把控着腾势各个技术和品质环节(也包括外观内饰设计),同样来自德国的天价高精密、自动化生产和检测设备也把整条生产线提升到了国际一流水准。近乎苛刻的德式五环质量品质控制体系,让腾势的品质完全具备奔驰的水准。
七战见分晓:腾势和特斯拉到底哪家强?
其七:“失道”与“得道”
特斯拉的直销模式,类似苹果体验店。目前,只有特斯拉中国这样一个全面承担和支持着销售、充电基础设施以及售后。车坏了,只有一两个地方可以维修,车没电了,只有几个充电站。即便是身在北京,开特斯拉的消费者也会感受到毫无便捷可言。缺少分销商在网络、售后、基础设施等方面支持,终究让特斯拉的商业神话逐渐变成消费者的怨声载道。
反观腾势,比亚迪和戴姆勒两大股东都是传统汽车企业的背景。腾势的渠道走的也是传统汽车经销的模式。目前腾势在全国设立了11个服务中心以及24小时客服热线。据腾势新任销售副总裁李云飞透露,到今年年底,腾势总共将在9个城市至少拥有11家经销店。
在腾势近期举行的大规模用户试驾活动中,很多来自时尚、消费、生活、金融等领域的意见领袖、企业高管都对腾势赞赏有加。
“充满电可以跑300公里,一趟苏州来回不成问题。”“启动时动力强大,不但空间宽敞,还有独特的纯液晶仪表盘。最赞的是不用摇号,直接获得沪牌。”够范儿街拍网WOM沙龙创意总监李平如是说。从这些意见领袖们在体验式营销后的评价看,腾势的初心和坚持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综上的种种分析,相信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才是至理名言。
至于最终腾势和特斯拉两家会朝着何种的路径发展,光看一辆首发新车,显然是不够的。
倘若廉价版特斯拉日后果真来了,腾势与特斯拉的真正刺刀见红,还真是一场值看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