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比亚迪:新能源车应“公交先行”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5-04-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今年春节前后,一则“中国电动大巴打入日本市场”的消息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来自一线的市场消息确认,日本京都决定采购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56.00,-1.88,-3.25%)开发的新型纯电动大巴5台并投入运营,这不仅使得全球市场刷新了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抢占全球制高点的认知,也使得国内消费者进一步关注起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态势。

“事实上,我们很早就开始开拓国际市场,以日本为例,我们已经在当地摸爬滚打了10年时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特别是高端市场都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市场总监李巍介绍说。

据介绍,目前比亚迪正在给美国洛杉矶生产25台电动大巴,预计今年上半年交货;2012年以来,比亚迪就在荷兰销售了超过30台电动大巴;比亚迪还以50%对50%的方式和德国奔驰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后者负责车体设计等环节,更为关键的电池、电机和电控则由技术更加先进的比亚迪负责提供。

“中国新能源(34.81,-1.10,-3.06%)车跟传统燃油车的国际市场路线是完全不一样的,后者是从欠发达地区进入了,但前者则是直接从国际高端市场入手。我们刚刚进入海外市场时,品牌知名度很弱,人们不相信中国企业能够代表世界的方向。但是我们用事实证明,中国企业确实拥有技术优势,2013年以来,我们陆续通过了欧洲、加拿大、美国等市场认证,为此我们专门投入了10亿元人民币建立专业测试场所,在亚洲居于绝对领先地位。”李巍说。

在李巍看来,除了技术因素外,中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的大力支持,也是中国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披荆斩棘的重要原因。她说,以深圳为例,这座城市长期积极投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纯电动出租车和电动大巴车队,这个车队还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纯电动出租车车队,不论是安全记录还是市场效率,都给全世界做出了示范,成为最有利的市场推介案例。

借鉴国际市场发展经验,李巍认为,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要想突破私人使用这个瓶颈,“公交先行”将是必然路径。首先由于新能源车是新兴事物,消费者主要是“里程忧虑”突出,即担忧充电设施不完善,而政府部门通过优先发展电动公交,不仅可以优化充电设施、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布局,从而为私家车上路提供良好支持,还能降低充电设备成本,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优势;其次,公交系统的投入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对于新产品的安全性示范、市场推广都会有良好作用。

分享到:

关键字:比亚迪 新能源公交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