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扬城规划7家停车场建充电桩 私家车位可申请安装充电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发布时间:2015-05-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公交车正在公交站充电桩充电

公交车正在公交站充电桩充电

中国江苏网5月29日讯 最近,新能源车频传利好,除了能享受购车补贴外,新能源车还免征车船税。不过,不少私家车主反映,充电配套设施不完善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叫好不叫座”, 尤其是高速上没电,如果跑个长途到哪充电呢?昨日,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我市正在规划近期建设7处停车场充电桩,目前高速龙奔服务区提供充电桩充电。此 外,供电公司提醒,市民只要有私家车位也可向供电部门申请装私人充电桩。

进展情况

新能源公交20分钟加满电

80台充电桩投用

在新城西区公交停车场内,记者看到一排约20多个橙色充电桩布置在停车位之间。从外形上看,这些充电桩犹如停车计时秒表一般,上面有电量和金额,刷卡区则可设置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充电桩为直流充电桩,有A和B两把充电枪,一长一短。记者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刷充电卡,给公交车充电。“直流电充电桩充电比较快,根据剩余电量多少,一般充15分钟至20分钟。”

记者了解到,公交集团新购了一批新能源汽车,其中314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油电混合型公交车为138辆,气电混合型公交车为176辆。目前在7个公交场站都建成投入使用了充电桩,共有充电桩80台。

项目意义

公交车插上电

每年减少PM颗粒物5.8吨

公交车插上电

每年减少PM颗粒物5.8吨

据了解,新能源公交车投运后,淘汰了一批老旧公交车,彻底消除车尾“冒黑烟”现象,提高了车辆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

经测算,314辆新能源公交车投运后,每年将减少PM颗粒物5.8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250吨,减少碳氧化合物排放738吨,减少碳氢化合物排放119.5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突出。

不少市民关注建成投用的公交场站充电桩能否对外开放使用?市公交集团相关人士介绍,因目前考虑到充电卡以及相关计费等因素,公交场站充电桩不对外使用。记者了解到,市区近几年建设和调试好的充电桩,因为使用率低,或需进行升级改造,也没有投入使用。

未来规划

规划7处停车场建充电桩,一处已在试建设

新能源公交车充电桩投入使用,那社会上的电动汽车何时能用上充电桩?记者从我市《新能源汽车加气、充电设施近期建设规划》方案中获悉,今后在停车场也可以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记者留意到,方案规划近期建设7处停车场充电桩,分别是:瘦西湖西门停车场充电桩、瘦西湖北门停车场充电桩、安家巷停车场充电桩、紫藤园停车场充电桩、京华城停车场充电桩、三盛广场停车场充电桩、长江西站停车场充电桩。这7处停车场共有99台充电桩。

据悉,规划的这7处停车场充电桩,目前北辰电气公司已经在其中一个停车场率先开始了试建设。此外,我市去年起已在金域南湾、运河印象等小区,开始布点充电桩,逐步在全市试点充电桩。

宝应高速,氾水服务区再建2个快充站

以往,不少私家车主都担心,买了一辆新能源车能不能跑长途啊?万一在高速上没电了怎么办?昨日,在京沪高速宝应氾水服务区,正在进行新能源车快 充站的基建工程,这里将双方向各修建一个快充站,每个站配置了4台充电桩,可同时为4辆电动汽车进行直流充电。施工人员介绍,预计在年底前完成调试投入使 用,充电桩可为所有符合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

“这个快充站主要是为跑长途的新能源车进行补充服务,不过充电前要拨打95598提前进行预约。”扬州供电公司负责充电桩的专职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京沪高速扬州段上,龙奔服务区的2个快充站,也是南北方向各配置了4台充电桩,充电时间在30分钟至60分钟就可以让一辆车充满8成电量,收取的充电 服务费是1.6元/千瓦时。“去年在京沪高速27个服务区都建设了快充站,市民即便从扬州开往北京,在高速上都不要担心新能源车会没电, 同等里程电费支出仅为燃油车的一半。 ”

本报提醒

有私家车位

就可申请装私人充电桩

市供电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市民购买了新能源车,且有私家车位,就可到供电公司营业厅进行申请,可以帮助安装充电桩。普通居民安装充电桩,需 要向供电营业厅提出申请。属于使用低压电服务的居民,只需携带用电业务单、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户口簿或护照等)、固定车位产权证明或产权单位许 可证明和停车位(库)平面图。该业务也可由他人代办,但需提交经办人身份证明资料及授权委托书。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