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电能替代再加码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04-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4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了2015年电能替代工作推进会,发布了《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全面深入推进电能替代行动计划》,提出了确保全年完成650亿千瓦时、力争实现750亿千瓦时替代电量。此前,国网计划2015年完成替代电量650亿千瓦时,此次提出“力争实现750亿千瓦时替代电量”的目标,进一步彰显了其对这一战略的重视与信心。同时,这也意味着,今年的电能替代电量将比2014年全年实际完成的替代电量增加近250亿千瓦时。

稳增长要求深化电能替代

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电网企业的售电量将面临下滑压力,为了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促进售电市场的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国网2015年电能替代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单位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国家能源消费革命、防治大气污染的有利时机,强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深度挖掘市场潜力,创新电能替代领域和工作机制,争取更有力的支持政策,进一步扩大替代范围和实施规模。

正是在国网的全面推动下,今年该公司的电能替代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网共实施电能替代项目8003个,完成电能替代电量203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指标的31.23%,超过时间进度6.23个百分点。而2014年全年,国网共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1.3万余个,完成替代电量503亿千瓦时。相比之下,今年的电能替代可谓大踏步前进,全面深化。

全力拓展新领域推广新技术

4月3日,一艘1400吨的货船在洪泽湖区复线船闸上游锚地码头接驳岸电成功,标志着江苏省“岸电入湖”工程打响第一枪;4月1日,在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松树坳村沙湾锚地,新安装的接电箱、低压线路开始为停靠在锚地的船舶供电,标志着三峡库区首个岸电试点工程一期工程送电成功……近期,各地供电企业全面深化电能替代工作。

国网副总经理杨庆指出,要采取因地制宜、全面发力、度电必争的推广策略,加强电能替代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探索创新项目的运作机制。据了解,今年国网将着力巩固扩大电窑炉、电锅炉、热泵等成熟项目的实施范围,因地制宜拓展新领域、推广新技术,除在港口地区推广岸电替代(通过电缆将船舶用电与岸上电源连接,在船舶靠岸期间采用陆地电源供电)外,还将对居民区、学校等用户推广碳晶、电热膜、发热电缆等技术,在企事业单位食堂推广电磁灶、电蒸锅,在油田推广电动钻机,在油气输送管线推广电力加压等。

同时,国网将推动利用富余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或高效火电机组,替代燃煤自备电厂发电,同时将细分客户个性化的用能需求,制定便于实施、费用较低的电能替代组合策略,如“电锅炉+热泵”、“电锅炉+燃气锅炉”等方案。

电能替代综合效益渐显

随着电能替代的深入,其综合效益正持续显现。从宏观上看,2014年,国网完成替代电量50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直燃煤239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6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92万吨。

从微观上看,电能替代可节省业主费用、造福当地百姓、保护环境等。以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松树坳村沙湾锚地的岸电工程为例,宜昌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宋德润介绍:“使用岸电节能减排,同时船主可以节省发电成本,船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也造福了当地居民,而且有助于保护三峡库区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电网企业在推动电能替代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但还需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需要完善的机制、体制、政策来支撑,如被替代、改造的客户都是一个个经济实体,这些经济实体都要考虑其经济利益。为此,国网2015年电能替代工作推进会明确,将推进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实施电能替代,研究探索以市场化的方式推进电能替代,积极争取全方位的电能替代激励支持政策。

分享到:

关键字:国家电网 电能替代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