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南孚电池下一步:引领碱性时代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时间:2015-04-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从摩根大通到吉列,再到宝洁,到再次回归民族品牌之列,作为世界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厂商之一,南孚将为正在向碱性无汞转型的中国电池行业带来新的动力,为绿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中国电池行业,加速迈进环保碱性电池时代注入力量。

碱性时代 引领趋势

传统干电池已经走不下去了。

“如果靠降价打价格战,大部分厂商都活不下来的。就算南孚不挣钱,其他厂商也一定会亏钱。南孚绝对不会这么做。”南孚电池总经理丁曦明说。但“良性发展”对于干电池行业来说,不止是打不打价格战的问题。

“实现电池的无汞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委员会主任王金良教授说。

发达国家电池已全部实现无汞化。发达国家碱性电池份额高达90%以上,本土已实现无含汞电池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池的环保问题。由此可见,高耗能、高污染的含汞电池必然会遭遇市场淘汰。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家顺应产业环保升级发展的趋势,2015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表明,自2015月2月1日起,对含汞电池征收4%的消费税。

王金良表示,中国目前含汞电池主要为低档产品,在被征收4%消费税后,企业会因产能过剩,消费税难以向消费者转嫁,未来经营可能更加困难。王金良认为消费税起到了“扶优限劣”的作用,用这种市场压力倒逼杠杆,将促进落后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作为国内电池行业的领军品牌,南孚是国内最早生产碱性电池的企业。南孚常务副总经理刘荣海曾介绍,目前碱性电池都不含汞,包装上都标示有“无汞碱性”,消费者只需看准即可一眼识别。而且,碱性电池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优势——“可随生活垃圾一起丢弃”。碱性电池环保又方便,注定成为电池消费的必然方向。

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南孚更愿意担当起行业领军品牌的责任和义务,愿意和同行一起推进中国电池产业的无汞碱性升级。“环境保护是时代要求,也是企业义务。南孚在做好自身产品的同时,愿意更多地担当起引导碱性电池消费的社会责任,并很乐意将无汞碱性生产技术与同行分享,大家齐心协力推进电池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尽快实现无汞碱性电池的企业效应、行业效应和社会效应。” 南孚常务副总经理刘荣海说。

布局扩张 顺势而为

“如果我们想进入别的领域,怎么做?”刘荣海一直在深深思考。

或许同行“劲量”给出了一个可行之路。这家世界领先的电池和便携照明设备生产商在主业之外开拓了消费品领域,新业务的拓展对劲量控股的市值提升巨大。如今近90亿美元市值的劲量控股已经宣布将拆分两大部门并完成单独上市。

“南孚也可以做出这样的跨越。”刘龙海说,“我的想法也会对董事会讲,回归后的南孚会比以前更进取一些,会更进一步的去投入和加强合作。”如今南孚更多的在户外、光电产品、老人用品行业摸索前进,“这是一个没有人做的领域,如果能开辟这个市场,南孚有优势率先形成规模。”刘荣海说。而在企业管理上,以往南孚电池上至技术、管理团队,下至销售、生产团队,都是一贯由南孚“自己招聘、自己培养”,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南孚这种做法是否能够适应销售推广的速度。带着疑问,刘荣海走访了北京几家知名O2O互联网企业,希望能从这些成熟的企业身上找到答案。

通过走访,刘荣海认为电池行业只有分享和学习才能拥有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未来发展不但在于南孚管理层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格局,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和同行一起共同迎接碱性时代的美好未来。”

分享到:

关键字:南孚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