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李河君:建"绿碳银行"活跃碳交易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5-03-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的碳排放交易所早已成立,但并未形成活跃市场。为减少碳排放、鼓励新能源,全国政协委员、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提案中建议针对新能源家庭用户建立“绿碳银行”来活跃碳交易。

个人与机构参与者活跃度有限

在2009年11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45%。2014年11月,中国政府首次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因此,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与规划,并建立起了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广东、湖北为试点的中国碳交易市场。

李河君在提案中提到,2013年6月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启动碳交易。7个试点省市纳入控排企业2000余家,共发放排放配额12多亿吨,控排企业间根据配额与实际排放量间的盈余与缺口在碳市场进行买卖交易。

其中,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交易是控排企业履约的有效补充机制。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配套制度建设不尽完善,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排放监管企业间,个人与机构参与者活跃度有限。

新能源终端用户将超5000万

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我国新能源应用特别是国内光伏市场快速发展,以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农村户用沼气、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终端利用方式和利用量逐年扩大,预计2015年全国新能源终端用户超5000万。

这些以家庭为单位的微型新能源项目虽然年二氧化碳减排量只有几吨,按照目前的CCER市场价格,其每年收益也只有区区几十元人民币。但是中国的家庭数量庞大,其产生的CCER量将达数亿吨,价值数十亿元人民币。

因此,李河君建议,模拟银行运营模式,针对新能源家庭用户建立“绿碳银行”。节能环保的家庭,可以将他们贡献的减排量通过这家银行“卖”出去,从而获得收益。同时,这也将大大提高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有利于增加对新能源利用和环保水平的提高。

分享到:

关键字:李河君 碳交易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