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新一轮电改方案破解了我国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大难题,指明了电力市场化改革再启航的方向。然而,细节决定成败,以下关键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并制定科学的政策方案。
——如何保障交易机构的独立性?市场改革初期,市场交易机构由电网公司的交易中心负责运行,但如何确保其有效“相对独立”,广大市场成员必然心存疑虑。因此,需要开展制度层面的设计。其一,建立科学的信息披露机制,交易机构必须向市场提供证明其交易独立性的信息支持。其二,建立一个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化第三方监管机构,负责对市场规则、市场组织、交易行为、争议处理等问题进行调查与仲裁,以保障电力交易平台的公信力。
——如何培育大用户直购电市场?在放开发电计划和发售电价格后,要完成由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变,迫切需要为激发市场成员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市场“活”起来。大用户直购电交易将成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对发电企业,应优先鼓励通过与大用户直接交易获得市场份额;对大用户,也优先鼓励通过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获得质优价廉的电能。剩余的市场份额再在所有发电企业中公平分配,并按照政府核准的上网电价和输配电价格结算。在电力供求紧张的时期,将优先保障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合同履行。期待这一机制能够有效培育市场,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如何培育售电市场?方案只是给出了允许经济开发区、分布式电源、微电网、节能公司、公共服务行业、发电企业为售电主体,但没有提及如何培育售电侧市场。我们认为,市场是需要培育的,必须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美国德克萨斯州培育零售市场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由于一次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下降,零售电价存在着很大下降空间。德州政府规定:电网直接零售的售电价格下降不得低于6%,而其他售电商可以低于这一限价措施。正是这一激励机制加速培育了售电市场。可以想见,在这一机制下,售电商们只要降价低于6%,就能够吸引用户,比电网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正是这一激励,使得德州成为全美最成功的售电市场。
——如何建设现货电力市场交易体系?必须建立完善的现货电力市场体系(包括日前市场、实时平衡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等),否则,中长期交易的市场化与电网平衡调度的非市场化将导致电网在调峰、新能源消纳、辅助服务等方面矛盾重重,限制电网在保障安全和消纳新能源等方面的可调度空间,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安全风险。现货市场的分时电价将激励发电企业根据自身的调峰能力,预留调峰容量参与日前或实时平衡市场,消纳新能源。现货市场能以市场手段提升电网的安全水平,通过价格改变供求关系,进而改变电网中电能传输的分布,实现电能传输的均衡化。现货市场还能为中长期市场提供价格风向标,引导中长期市场的交易。
——如何以市场方式促进新能源消纳?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今天,不应仍以计划方式促进新能源消纳,而应以市场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建议,一要采用配额制的新能源消纳模式,政府不再直接对新能源定价,而由市场发现价格;二要在激励发电企业与大用户直接交易过程中,以价格信号引导、激励大用户以友好的方式用电,提升发电企业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三要建立日前市场,通过分时电价激励发电企业主动进行调峰,激励大用户“移峰填谷”;四要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应对新能源发电波动,以市场化方式发现辅助服务的真实价格。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栏目稿件均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