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客户为华锐风电海外项目点赞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04-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风电市场,风电产业已摆脱风电设备需要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进而成为新兴的风电产品出口国。中国风电企业不仅向世界证明了强大风机制造能力,同时也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海外风电市场。作为中国新能源行业领军者,华锐风电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更是先人一步走在了业界前列。据悉,由华锐风电提供的风机在土耳其、瑞典两国建设的风电项目进展顺利,优秀的产品品质和专业化的服务日前再次赢得了国际客户的好评。

据了解,华锐风电在2011年11月与土耳其Bereket Energy Production INC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向该公司提供由华锐风电研发制造的36台1.5兆瓦风机,用于建设位于土耳其南部的USAK省的USAK风电项目。从2012年6月开始,华锐风电分三批次将客户预定的36台风机运达客户指定的IZMAR港,并在2013年7月顺利完成风机吊装工作。

在初次合作的基础之上,华锐风电在2012年12月又和该公司签订了第二批供货协议,由华锐风电再次提供36台1.5兆瓦风机,用于建设位于土耳其西南部的YALOVA省的YALOVA风电项目。2014年5月,华锐风电顺利将36台风机运达客户指定的GEMLIK港,并在7月份对风机进行吊装工作。在吊装过程中,华锐风电派驻资深的现场工程师进行吊装指导,并在吊装工作完成后对风机进行了全面的调试工作。华锐风电相关负责人表示,华锐风电不仅将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风机出口到了土耳其,同时期运用专业化的运维服务帮助客户解决了后顾之忧。据其介绍,在土耳其两大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风机吊装过程中有华锐风电资深工程师驻场指导吊装工作并对设备进行调试,同时在吊装完成后,华锐风电还将派驻现场工程师对风机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并保证95%的可利用率。

由华锐风电自主研制的SL1500/82和SL1500/89两种低风速风电机组切入风速均可达到2.8米/秒以下,额定风速分别为10.5米/秒、10米/秒。具有切入风速低、低风速区发电量大等优点,比市场上现有类型风电机组更能适应低风速风区,同时大幅降低了机组的重量及制造成本。其中,华锐风电SL1500/82机组于2011年10月20日获得了中国第一个A级设计认证证书——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L)A级设计认证证书,为华锐风电开拓国内外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石。

华锐风电进军土耳其风电市场并非个案,能够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源自于其自身的品牌、技术、产品、服务的综合竞争力。在2013年6月,华锐风电与瑞典GreenExtreme公司签署了一项风电项目供货协议,由华锐风电向位于瑞典Kalmar地区的30兆瓦风电项目提供10台由华锐风电研发生产的3兆瓦风电机组,并提供运行维护服务。

据悉,此次由华锐风电向瑞典GreenExtreme公司提供的3兆瓦风电机组,是华锐风电在2008年研制并拥有国内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3兆瓦系列陆地、海上及潮间带风电机组,可完全满足陆上、海上以及潮间带等不同区域的装机需求,采用多项全球首创专利技术,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适应全球所有风区类型、环境条件和电网导则要求。自2008年,已成功在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中安装了34台。相关监测数据表明,华锐风电3兆瓦风电机组的发电量优于国际同类产品10%-20%。

与土耳其Bereket Energy Production INC公司、瑞典GreenExtreme公司签署供货协议,并顺利将近百台风机顺利出口到海外市场,标志着华锐风电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两海战略”的持续而深入的实施。此前华锐风电根据国内风电市场竞争及企业发展需求的变化,提出了“两海战略”概念,即加大力度进军海上风场,加快开拓海外市场。华锐风电相关负责人表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助推全球风电产业发展,对国内风电企业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机会。参与国际竞争,将有利于提升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水平、释放国内风电企业产能;更重要的是能够避免风电企业之间单纯的价格竞争,有助于企业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土耳其、瑞典的风电项目建设中,华锐风电用自身的实力征服了客户,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也为国内各大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勇敢“走出去”树立了典范。

分享到:

关键字:华锐风电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