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销两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车展上,103款新能源汽车成为焦点,让业内外对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但也有一些数据让人不够乐观,在被国家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88个城市中,仅有49个城市出台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其他39个城市并未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专家表示,一季度产销开门红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但相关城市至今缺乏配套政策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没有形成“全面开花”之势。展望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前路漫漫。
产销两旺信心满满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4328辆,销售14122辆,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3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04辆和9390辆,同比分别增长4倍和3.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24辆和4732辆,同比增长均为1.9倍。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7271辆,销售26581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13辆和15405辆,同比分别增长3.8倍和3.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158辆和11176辆,同比增长均为2.1倍。
“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在第一季度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新能源汽车产销迅猛增长的势头在2015年可能会更加猛烈,预计今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多的国家。
业内认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如此快的原因首先是累积效应,去年被行业内认为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所以有大量的投资、政府的利好政策再加上一些充电设施的完善,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在2015年开始体现;其次,新能源汽车产品本身已有很大提升;三是最直观的因素就是受限购政策的影响,由于新能源汽车免牌照、免税等优惠政策,所以限购之下的刚需则会导流到新能源汽车;四是新能源汽车的基数比较小,高增速是建立在较低的基数之上。
“2014年,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频出,汽车企业持续推出新能源车产品,三四线市场潜力的进一步激活,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加上充电设施的进一步完善,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董扬表示,我国可能会在今年推出充电设施补贴办法,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充电桩建设领域。届时,充电桩建设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充电站或充电桩的热潮必将到来,从而弥补公共充电站建设不足的缺憾。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对此,董扬坦言,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的目标,今年可能完不成,但明年应该可以实现。
“规划实施过程中总会存在差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也在不断变化,服务模式和使用模式也都正在探索中,因此,规划目标晚一年完成,并不代表规划是错误的。”董扬表示。
车展新能源汽车引关注
作为国内年度最大车展,近日举行的2015上海国际车展备受关注。此次上海车展期间展出的103款新能源汽车更成为媒体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103款新能源汽车,占据展出车型总数近一成,包括51辆自主品牌和52辆国外品牌。
比亚迪(002594)首次派出全“新能源车”阵容参展,唐、宋、元三款双模运动型多用途车型(SUV)悉数亮相,覆盖不同级别SUV市场。据了解,唐、宋、元新能源车百公里加速小于5秒,搭载极速电四驱,百公里油耗小于2升,其中宋、元新能源车是首度亮相。同时,比亚迪将新能源汽车延伸到更多领域,首发了e5、T3,其中e5是一款新的纯电动出租车,而T3则是首款纯电动物流车。
上汽展示了荣威950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这是上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燃料电池轿车。据介绍,荣威950充满氢只要几分钟,一次能行驶400多公里,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60公里。同时,拥有外置电源发电功能,就如同一个“移动发电站”,只需要一个插电转换器,就能实现对其他电器的充电功能。
“2016年,凯迪拉克CT6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将要上市;2017年第一季度将推出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其百公里油耗只有0.9升;2018年,还会有一款自主研发的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投放市场。”上海通用总经理王永清透露,未来5年,上海通用将上市10款以上新能源汽车,覆盖各种新能源车型。
宝马X5xDrive40e插电式混合动力在上海车展完成了全球首秀,作为宝马品牌第一款将eDrive插电式混合动力与xDrive智能全轮驱动系统结合的量产车型,宝马X5xDrive40e插电式混合动力在纯电动模式下,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为3.3-3.4升。
沃尔沃发布了最新的S60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新车搭载国内首款TwinEngine混合动力系统,最大纯电续航里程为53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
业内认为,中外诸多汽车企业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除不希望在尚未真正产业化但前景无限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掉队”,还有降低油耗的硬性要求。按照相关要求,到2015年,我国生产的乘用车平均油耗要降至6.9升/百公里;到2020年,这一目标要降到5升/百公里。对于油耗不达标的汽车企业,有关部门将采取包括公开通报、暂停受理新产品申报、暂停生产项目的新建扩建审批等惩罚措施。以目前技术而言,内燃机技术很难有大的突破,没有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加入,许多汽车企业是不可能实现这一油耗目标。
地方推广冰火两重天
据了解,2011年我国就把新能源汽车汽车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开始大规模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推广工作。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继而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为更好、更快发展新能源汽车,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分别于2013年11月、2014年1月发布了两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名单,共88个城市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虽然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相关汽车企业在上海车展期间努力展示新能源车型,然而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在被国家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88个城市中,仅有49个城市出台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另有39个城市未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这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王青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落地效果不理想,一是各地方动力不足、不努力,二是管理的手段、方式、方法的不足。
“最重要的一点是,各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不是全国到处都有。当时积极申请推广的城市,可能后来发现建立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基地非常困难,原来的算盘落了空。再加上各地的财力能力不同,落实起来就影响了积极性。”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表示。
业内认为,并非所有的地方城市都具有北上广先决条件,那些推广不积极的城市,可以让其自然退出。此外,要认真梳理和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政策出现了哪些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不能强求所有城市都一个标准,要因地制宜。
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中央财政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实行普惠制。《通知》同时称补助标准主要依据节能减排效果,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实行逐步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销售新能源汽车产品时,按照扣减补助后的价格与消费者进行结算,中央财政按程序将企业垫付的补助资金再拨付给生产企业。具体标准为,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在100至150公里以内的,每辆补贴2.5万元;续航里程150至250公里的,每辆补贴4.5万元;续航里程在250公里以上的,每辆补贴5.5万元。此外,根据续航里程不同,纯电动客车补助为12万/辆至50万/辆不等,燃料电池乘用车、轻型客货车、大中型客车和中重型货车的补助标准则分别为20万/辆、30万/辆和50万/辆。
“《通知》制定得很有前瞻性和深度。补贴政策总体很完善,改善了原有的一些漏洞,对新能源汽车客车和专用车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通知》与年初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的政策关键点变化较大,尤其是补贴力度较预期缩减较大,这将对相关企业未来规划带来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