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李小琳:协同行动,突破海上风电发展瓶颈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03-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我国当前可供集中开发的几块清洁能源资源中,包括西南水电、西北风电和光伏,海上风电在技术经济上更具优势,同时与我国经济区域布局,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高度一致。

但是,我国海上风电要实现全面实质性启动,确保健康有序发展,还需要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战略规划工作滞后。受相关因素影响,我国近海风资源评估工作一直没有系统开展,造成海上风电战略及项目规划工作滞后。

核心装备国产化进程缓慢。虽然我国在整机制造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核心设备国产化进程缓慢,国内企业自主创新不足。

开发协调难度大。由于缺少一套科学、高效的前期工作规范流程,海上风电前期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电价和补贴机制仍需不断优化完善。还需要紧密跟踪发展形势,配合电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探索电价形成机制,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电价及补贴政策。

综上,李小琳建议:统一做好资源普查。加快近海风能资源普查和评价工作,取得科学开发建设海上风电项目的基础资料。

出台国家整体战略规划。统筹考虑风能资源、电网消纳能力、受电市场、电网规划,制定国家海上风电整体战略,制定近海风电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十三五”电力和能源发展整体规划,争取在“十三五”实现海上风电跨越式发展。

协同技术攻关。组织成立联合研发机构进行技术攻关,加快海上风电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及海上风电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

改进审批机制和电价形成机制。简化前期审批程序,制定科学合理且易于操作的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规范。探索研究海上风电电价形成机制、财政补贴与电力市场配套机制,逐步实现海上风电的商业化运营。

分享到:

关键字:李小琳 海上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