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门外汉”造新能源车:赵福全有话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凤凰汽车 发布时间:2015-03-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重新定义汽车”,这句话不是来自奔驰S级车型的广告语,而是出自一家新兴互联网的发展目标。对于发明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汽车工业,从这句话来看,大有颠覆汽车行业之势。

对此,有人赞同,认为乐视超级汽车将实现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同时,也有人反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认为,乐视在传统汽车厂定制汽车的思路“不靠谱”。

进入2015年以后,全球市值最大公司苹果被爆正在秘密推进汽车项目。而全球最大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商富士康也宣布进军汽车企业,郭台铭日前高调宣布:“我一定会代工出质量最好的汽车。”

“互联网公司、包括科技公司他们低估了汽车行业。”日前,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对于“门外汉”造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中的一部门互联网企业来自于虚拟经济,尤其是手机、电子产品短期的成功误导了他们。”

2014年11月26日,发改委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宣布放开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准入条件。作为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实体产业,汽车行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这成为各行各业精英翘楚们试图进入汽车行业寻求发展的原因。

由于当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快速来临,互联网技术充分进入汽车行业中,而汽车业也正在积极主动的迎接着新的技术,拥抱互联网产业。特斯拉的成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模式,也给了其他企业复制的可能。

基于车载的通讯娱乐及远程服务需求,互联网企业找到了进入汽车行业的突破口。“这基于汽车本身必须节能、环保、安全,同时满足极限需求,所谓高原、高寒、高温测试,这些都是他们没有涉及过的。”赵福全说。

作为传统制造业里面技术含量最高、人才最密集、资金最密集的产业,汽车产业具有投资时间长、生命周期短这两个特点。“想进入汽车产业是正确的,但颠覆汽车产业是致命错误的。真正最聪明的商人是把自己最强的东西,和别人最强的东西进行有效的融合。”

赵福全认为二者相互融合才是发展之道。“底特律进入硅谷不是底特律要被硅谷取代,而是到硅谷寻找信息产业的人才,借助硅谷的力量,重振底特律,我认为所有的想要进入汽车行业的人都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看。”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