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加速开发利用西部可再生能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发布时间:2015-04-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访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 

如何在保增长和调结构之间保持平衡,是今年全国两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不少代表委员认为,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需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在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看来,开发利用中、西部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培育和催生新的动力。

《国家电网》:您认为企业该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

刘汉元:

我们政府和企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共同思考。首先,果断增加流动性,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水平,宏观经济政策适当放松,这应该是我们今天中国经济,无论是原来的“常态”还是当前的“新常态”,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客观需要。其次,保持企业微观理性。企业的强比简单的大更重要,企业的安全比简单的速度更重要,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比简单的虚胖更重要;最后,要保持社会认识理性。

《国家电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您怎么看中、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刘汉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逐年攀升,化石能源导致的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全国性的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对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冲击和危害。照此下去,将没有足够的能源来供给并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问题也将更加严峻。

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烟稀少,拥有广阔的沙漠、草地、戈壁,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每年我国陆地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约 2.4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相当于 2014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 38.4亿吨标准煤的 600多倍。同时,光伏电站以其较短的建设周期、低廉的维护成本,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稳定而重要的直流电力来源。

我国还具备 13亿千瓦电力装机总量的全世界第一电力网络,在此基础上,叠加白天光伏发电 10亿千瓦,足以支撑未来中国 10年甚至 20年总的能源消耗,又不增加煤炭燃烧。既可保证存量的利用效率,又能够提高和改善新增量的建设水平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比例,更可作为我国现在及未来拉动经济建设的一驾重要马车。

此外,将中、西部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未来的清洁能源基地,既是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等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东、中、西部能源平衡自身的需要。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对中、西部地区的和谐稳定、民族政策的落实、当地居民的长治久安、环境治理和水土保持、老百姓(603883,股吧)增收致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升级转型、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从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环境安全保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出发,我国都应把西部丰富的光伏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战略选择。

《国家电网》:那您对下一步开发中、西部光伏资源有什么建议?

刘汉元:

我国应加快“十三五”期间的“西电东送”骨干网络建设,加速推进西部以光伏发电为核心的国家新能源基地建设,从而使太阳能这种最经济、最清洁、最环保的可持续能源真正惠及全国人民,逐步形成永续清洁能源供应基地,缓解我国资源压力,确保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和生态环境长治久安,基本解决我国未来的全部能源消费问题,并成为拉动内需、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源(600405,股吧)泉之一。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