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江苏“光伏下乡”六大扶贫片区全覆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华报业网 发布时间:2015-01-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只要有阳光,我们家的光伏电站就有收益,简直就像‘绿色银行’。”泗洪县瑶沟乡官塘村村民张美东指着自家刚建成的屋顶光伏电站高兴地说,“没想在苏北农村也能用上新技术”。在官塘村,还有141户居民也装上了屋顶光伏电站,所发电量全部卖给国家电网。

除了官塘村,江苏省还在东海县青湖镇青南村、淮阴区刘老庄乡刘老庄村、淮安区苏嘴镇一心村、泗阳县高渡镇工业集中区、邳州市新河镇新康家园分别建成一个光伏发电项目,实现了全省六大扶贫片区全覆盖,截至今天已全部并网发电,年发电收益将达350万余元。这是江苏省创新扶贫思路,将光伏产品应用与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结合的最新实例,在全国产生了示范意义。

每个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400—500千瓦,投资400—500万元,按照25年寿命期,10年左右就能收回投资,此后仍有稳定收益。记者了解到,项目投资由省经信委专项资金安排,省电力公司负责并网服务,电站收益用于帮扶贫困人口、扶持村集体经济,由以往的一次帮扶转向持续性保障,形成长期稳定的“造血功能”。

光伏电站对屋顶的承重能力有较高要求,6个电站除了利用居民住宅屋顶,还利用了幼儿园和村委会办公楼、厂房的屋顶。比如,泗阳县高渡镇工业集中区的光伏电站就利用了标注化厂房的5000平方米屋顶,分布了2040块光伏组件。

东海县青湖镇青南村光伏电站最早并网运行,一年来发电43万千瓦时,获得电费收益34万元,已探索出成功的运营模式。“电费收益按三块分配,一是对提供屋顶的居民给予一定补贴,二是用于解决全村68位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三是用于电站维修、居民社区公共服务。”青湖镇党委书记苏卫哲介绍,实现了扶贫、农民增收和扶持村集体经济“三赢”,特别是给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敏感的区域发展经济拓展了新的路径。

在此示范带动下,江阴市山泉村、滨海县东坎镇、大丰市大中镇恒北村分别建成了新农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前两个项目装机容量均为1000千瓦,投资1100余万元,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兆瓦级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恒北村的项目装机容量400千瓦,投资400万元。3个项目主要靠自筹资金,省里适当补助,目前已并网运行。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下乡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