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常态下的宇通新能源客车谋变之道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5-01-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2月26日,宇通2014年第60000辆客车在郑州国际物流园区的新能源基地悄然下线。

成立21年,完成客车年产销60000辆,宇通在中国客车市场完成了一个里程碑。尽管如此,与4年前同一天的“第40000辆客车下线”活动不同,宇通既没有邀请领导嘉宾也没有邀请各路媒体,整个活动全部由基层员工组织参与,低调而简朴。

对此,宇通客车国内营销副总监晁莉红表示:“中国客车与中国经济一样进入到一个‘新常态’。宇通此时需要的不是掌声和鲜花,而是下一个起点的思考——如何在‘新常态’下随需而变。”

■市场聚变

2010年宇通4万辆下线开始,中国客车的高增长似乎正在远去。尽管当时高铁建设已如火如荼,但客车业许多人并没意识到高铁会对今后的公路客车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2014年1~11月,公路客车市场较之2010年同期,销量下降了30%以上。

客车另一大市场——旅游客车更是惨淡,《旅游法》出台;加上中央严控三公消费,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外出开会旅游盛况不再。2014年1~11月,旅游客车市场较之2010年同期销量下降了36%。就在公路和旅游客车市场遭遇窘境时,校车、天然气和新能源等新兴客车市场却在崛起。2014年前11个月,全国校车的累计销量已达2.79万辆。

这4年,迅速崛起的还有因“绿色”需求而呈现的天然气和新能源客车市场。在今年客车市场大盘整体下降7%的情况下,1~11月,新能源客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以上,比2010年同期更是增长了424.2%。

变化往往充满挑战,却也蕴藏着机遇。4年间,宇通正是借由这种力量,在“新常态”下随需而变,完成了从4万辆到6万辆的跨越。今天的宇通客车,仅校车和新能源两大新兴市场在自身销售结构中占比就超过30%,而在4年前,这个占比还不到3%。

■随需而变

21年前,当宇通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时,适应变化就已开始渗入企业的骨髓。卧铺客车就是在火车“一票难求”的需求下被其开发出来,并奠定了宇通发展的根基。

由此,“随需而变”成为宇通完成企业一个又一个发展裂变的哲学。这4年,随着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幻莫测,随着中国客车市场“新常态”的出现,宇通对“随需而变”的理解显得更加透彻。“顺势而为,适度超前。在市场竞争的变化中踩准节奏。”这成为宇通这几年发展的关键词。2007年,宇通第一个研发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专用校车。此后,全国人大代表、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又连续两年提交有关校车的议案。当2011年底,浙江“德清校车模式”所引起的广泛关注,与温家宝总理对校车安全的表态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宇通“大鼻子”校车就成为安全校车的代名词,宇通也由此成为我国校车国标的制定者。而这种洞悉和踩准节奏的把握,使宇通成为校车市场绝对的霸主。2014年前11个月,宇通占校车市场的份额达40%以上。

这4年,洞察到天然气车在社会“和谐”中份量的宇通,就已开始天然气客车全系列产品的开发。当福建、山东、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个随着市场压力、地方政府强力政策推动、加气站建成而逐步兴起的新兴市场时,宇通以经济学的信号理论,立刻获得了东南沿海地区客运领军企业的市场投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宇通在新能源客车市场的顺势而为。12月26日,第6万辆下线的客车正是宇通在新能源客车上的经典之作——纯电动E7。这不仅意味着宇通新能源客车销量已累计突破1万辆,还意味着宇通将发展之路与渐行渐近的工业革命联系在了一起。

应该说:随需而变,宇通在新常态下,成就了用户,也成就了自己。

从中国第一、亚洲第一,到现在的世界第一,宇通的成长无一不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终点。而这种“随需而变”的谋变之道,使宇通在新常态下,又创造了一个里程碑,并将在未来继续领跑中国客车业。

分享到:

关键字:宇通 新能源客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