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广核“曲线救国”欲破中核垄断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4-12-16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记者15日获悉,中国广核集团(“中广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签署关于扩大和深化核能领域互利合作的协议,双方将在铀资源开发、核燃料生产、和平利用原子能及通过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领土过境运输铀产品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并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合资企业生产燃料组件。

 

核燃料是核电站的“粮食”。由于铀矿属于国家战略性矿产,国内只有中核集团独立供给。除了少量的进口核燃料,中国所有在运核电站的核燃料基本都是由中核建中和中核北方两大公司提供。

 

这让“后起之秀”中广核很是被动,从2008年开始谋求突破。当年12月,中广核全资子公司中广核铀业公司获得了商务部“核燃料进出口专营资质”。2009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调整中广核主业的通知,增加了“天然铀资源的勘查、境外天然铀资源的开发及相关的贸易与服务”。

 

此后,2012年新疆萨瓦甫奇铀矿探矿权花落中广核,其向上游的突破再进一步。与此同时,中广核在非洲、澳洲和中亚抄底铀矿,为旗下核电站储备战略资源。

 

中广核在铀矿开采中只有探矿权,不具备在国内生产核燃料的资质。此番哈萨克斯坦建厂如果能够实现,中广核将很有可能借此实现核燃料自主,不再受制于中核,在竞争中更具话语权。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20台,总装机容量为1807万千瓦,另有28台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062万千瓦。而《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装机容量要达到5800万千瓦。

 

事实上,这只是中广核与中核多年“缠斗”局面的一个缩影。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虽然中核仍是业界老大,但在核电站的建设上,中广核的发展速度要远快于中核。目前中广核的核电项目多在沿海,包括大亚湾、岭澳、阳江、红沿河和广西防城港等,而中核筹建的却多在内陆,除了海南和秦山等少数几个属于沿海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江西瑞金等项目都在内陆。

分享到:

关键字:中广核 核电 清洁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