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国汽车行业需要新鲜血液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4-12-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3C领域呼风唤雨的乐视和小米也要造汽车了。作为依托互联网发展,并给现有行业带来强烈冲击的两家企业,他们做汽车不算稀奇,大家更多想知道的是他们将如何造汽车。目前,虽然尚不能确定他们是否真的要进入汽车领域,还是以汽车为噱头进行资本运作,但来自其他领域的冲击和不一样的造车理念对国内汽车行业都将是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上月底,《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非汽车制造企业进入纯电动汽车制造领域成为可能。和传统能源汽车制造相比,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的制造,除汽车基本技术外,还需要新的思维方式来推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绝大多数是依托传统汽车改进而来,无论是设计还是造型,发展思路都是套用传统汽车的老路,已不能适应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和科技的发展。目前炙手可热的特斯拉之所以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其异于传统汽车制造的造车理念功不可没。特斯拉的造车理念和传统汽车企业截然不同,他们从高端入手,采用资源整合和高科技等手段,彻底颠覆了消费者对汽车的印象,再辅以精准的营销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品牌特色。

科技发展和个性消费日趋强烈对汽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这是所有车企面临的同一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完美的经验和答案,只能自己去思考和摸索,成功也许就是那灵光一现后的冲动。譬如智能手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除硬件条件发展外,苹果的化繁为简的设计理念功不可没,这就是创新的成果。汽车领域同样如此,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汽车,特别是处于落后的中国汽车行业,走此前各车企成功的道路没有错,但时代和市场已经不同,若想有更好的发展,光循规蹈矩远远不够,还需要不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营销和不一样的驾驶感受,这就需要依托创新思维。

和IT、3C行业不同,汽车制造行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在很多方面是好事,但也会无形中树立众多的条条框框;各方面处于落后的国内车企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同时也缺少成熟车企跳出去的能力和魄力。这就需要借助外力来实现跳跃或打破这些条条框框——思维异常活跃的IT企业最为合适。也许,下一个特斯拉就诞生在中国。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