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0月29日,国务院决定重点推进6大领域消费,其中与汽车密切相关的是“对建设城市停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较多的给予奖励”。与之相应的是,自今年9月1日实施免征部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以来,郑州全市只办理了3台新能源车免征手续。反差如此之大,我们不禁要问:新能源车路在何方—
计划落实,尚待时日
根据郑州市政府向社会公布的《郑州市新能源汽车示范带动和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被列为郑州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计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市内公交当年新增、更新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客车。其中,纯电动客车占20%以上。公务用车、环卫车、警务巡逻车、公用工程车当年新增车辆力争50%以上购买使用纯电动汽车,重点景区观光车辆力争全部使用纯电动汽车。
而新能源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比例仍非常低。记者从郑州市车购税分局了解到,自今年9月1日实施免征部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以来,全市只办理了3台新能源车免征手续。据该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其主要原因为:一是市民还没有普遍接受新能源汽车,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知之甚少;二是市场上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实行的是订单式生产,消费者下单后往往需要等待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提车,故办理免征手续也会相应延后。
免征手续,仍需办理
翻开首批免征目录,江淮、奇瑞、比亚迪等国内品牌的多款系能源汽车均出现在目录之列。采访中,比亚迪汽车河南大区的蒋婧告诉记者:虽然最近到4S店咨询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但是最终成交的并不多。
对于免征手续如何办理的问题,郑州市车购税分局综合科科长王兵介绍说,购车后60日内需办理车购税,逾期将需缴纳滞纳金。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免征的新能源车,也需要办理免征车辆购置税的完征证明,发放免征本才行。“对于免征的流程,我们完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工信部审核符合免征标准的新能源车型后,由国家税务总局导入信息系统,我们直接扫描车辆的合格证,就知道是否可以办理免征。”
进入家庭,难题有三
新能源车要进入普通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首先是车辆的续航里程。目前主流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般在200公里左右,但在冬季气温较低时,电池活性下降,部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会明显缩短,有时充满电甚至跑不了100公里。对此,较早“尝鲜”电动汽车的车主陈先生很无奈地告诉记者:“自从买了纯电动汽车,就好像得了里程焦虑症,每次出门都不由自主地反复看里程表,生怕跑到半路电量不足,如果再找不到充电桩,就只能找人拖车了。不过,纯电动汽车使用起来确实挺省钱,每天充电只需十几元钱就够了。”
采访过程中,记者也是好不容易才在商都路和站南路交叉口西南角找到了一座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但据充电站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目前仅对市政车辆进行充换电服务,个人车辆不能在此充电。但记者也注意到,在该充电站内已经装好两排电动汽车使用的充电桩,这表明相关部门对于这里提供充电服务是有规划的。
其次,是新能源车的价格偏高。号称中美同价的纯电动汽车特斯拉ModelS,中国售价73.4万元;宝马刚刚发布的插电式混动跑车先期上市的只有一款车型,售价更是高达198.8万元;而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售价也要比同档的燃油车高出一截。如果没有厂家和各级政府提供的补贴及各种准入优惠政策,普通消费者对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不高。
第三,是车辆的驾驶感受和安全性。相比传统家用燃油车10来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纯电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时间往往会达到20秒以上。对于追求一定驾驶乐趣的消费者来说,电动机扭矩不足的缺点是他们“难以承受之痛”。安全方面,电动汽车电池组在发生意外时会不会燃烧爆炸,是众多准车主最为关心的问题。
双管齐下,做大“蛋糕”
那么,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产业,如何才能促进其健康快速地发展?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在邮件中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首先要优化准入管理,怎么优化呢?宽进严出。宽进是让资本自由进入,每个企业都可以生产电动汽车;严出是说产品出来要有严格的技术标准约束,要尊重市场和消费者,这是非常重要的。
汽车专家欧阳明高则认为,从消费者层面来看,降低电动汽车购置成本,建立起规模充足、覆盖面广的充电设施网络,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成熟的关键点。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具有颠覆性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发动机更换那么简单,在技术上仍存在一些障碍;消费者对它的了解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只有企业踏踏实实做好研究,把质量做好,把价格做便宜,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健康的市场体系,新能源汽车市场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块利国利民的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