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我国风电发展取得的成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4-11-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当前,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国际社会关注,积极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很高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当前全国范围频发雾霾天气,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国务院去年9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替代更多的化石能源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风电作为国际上公认的技术最成熟、开发成本最低、最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必将是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我国风电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风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一

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风电发展进入快车道,“十一五”期间连续五年实现翻番增长,并于2010年底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此后全国每年投产风电1500万千瓦左右,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8277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6.2%,是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

(二)实现全国性风电开发布局

风电发展早期,资源条件较好的“三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风电开发的主战场。同时,随着风电机组技术的进步和造价的降低,传统意义上风能资源并不丰富的内陆地区,由于具备电网接入与市场消纳的优势,成为近些年新增风电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13年龙源西藏那曲超高海拔风电场投产,风电开发已遍布全国大陆所有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中国风电发展从过去局部大基地集中开发,正在向全国范围集中、分散并举开发格局转变。

(三)海上风电发展异军突起

我国具有发展海上风电所必需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消纳能力。2009年以来,在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推动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开始起步,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建成海上风电39万千瓦,中国已经成为紧随欧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海上风电市场。前不久,国家先后出台了海上风电电价政策,以及2014~2016年1000万千瓦规模的开发建设方案,必将对海上风电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技术装备体系不断完善

前些年在我国风电大发展的背景下,一大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打造了一批自主品牌,其设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目前,已建立起内资企业为主导、外资和合资企业共同参与的风电设备制造体系,国产设备已经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并开始出口海外。

龙源电力作为中国国电风电开发核心平台,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开发的专业化公司,也是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历史缩影。长期以来,龙源电力专注于做强做优风电产业,积极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一是瞄准国际一流定位。预计今年底龙源电力风电装机将超过1300万千瓦,有望成为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二是建成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率先在江苏如东连片开发了潮间带和近海风电场28万千瓦,并研制出国内第一艘专业施工船和运维船,掌握了单桩、多桩基础施工等核心技术,迈出了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一步。三是开创低风速和高海拔风电先河。2011年在安徽来安建成国内首个低风速项目,对促进内陆地区风电开发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区率先建设了一批高海拔风电场,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四是成功实现风电“走出去”。龙源电力是第一个到境外投资风电项目的国有发电企业,目前加拿大10万千瓦项目投产发电。五是打造一流风电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利用国家能源局授牌龙源电力成立的“国家能源风电运营研发中心”重要平台,把握风电技术发展趋势,着力提升风资源测评、微观选址、检修维护、技能培训等专业技术水平,引领行业技术升级。

(作者系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