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能源汽车——未来市场夺战已经打响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选车网 发布时间:2014-10-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0月28、29日,大众汽车在上海大众汽车新能源车“e见就来电”体验周活动,体验活动中的主要产品,是大众品牌的electric up!电动车、Golf电动车和高尔夫GTE。大众集团明确表示,为完成中国燃油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5升的目标,将加大对中国的技术投入。如果说,巴黎车展大众是向全球昭示,大众将以“电”为核心,全面推进新能源战略。那么,如今则是在向中国汽车产业宣布,大众将勇夺新能源的冠军宝座。一场以新能源为特征的市场争夺战,真正擂响了战鼓。

以“电”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之战,实际上是大众和丰田之间夺魁之战中的雌雄之战。自主品牌虽然有很多涉足新能源领域,但存在着规模小、技术水平相对处级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就传统动力汽车而言,很难说自主品牌在用户心目中通过了品质验证关,何况新能源车?或者说,在这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市场争夺战中,还是自主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间的市场争夺战,与合资企业形成了新的“井水不犯河水”的动态平衡状态。

全世界公认,丰田是混合动力领域的老大,但从当前的情况看,或许从中国市场的角度看,冠军宝座或许易主。

原因之一,在于大众是基于模块化技术展开的新能源战略,其产品更多地来自MQB平台。这就解释了人们提出的疑问:德国人的计划性是非常强的,为什么大众的MQB平台的研发费用超过了预期?因为,大众加入了包括电驱动在内的多种能源选项,包括天然气等燃料等等。说得再直白些,M    QB平台研发费用超标带来的价值在于,大众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超过20种产品,车型的不同在于模块的不同选择,就像幼儿的积木组合一样,甚至可以满足所有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为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早已全面展开了全数字化生产。

从目前丰田的车型看,丰田在车型模块化方面,似乎没有大众做得那么全面、彻底,更多的还处于平台层面。加之丰田在中国产品的销量远不及大众,因此在同等品质条件下,其单车成本会高于大众。

由于新能源车的成本明显高于传统动力汽车,因此价格问题将很大程度上决定销量大小,成本决定着竞争优势。大众出手了,丰田如何接招?

原因之二,大众采用了锂电池技术,电池的重量只有120公斤,高尔夫GTE的纯电续驶里程50公里,加入1.4TSI和6速双离合器变速器,最高续驶里程达到939公里。按照欧盟的方式测试,高尔夫GTE的百公里油耗只有1.5升。尽管中国的路况远比欧盟国家复杂,我们按实际油耗高于欧盟一倍,甚至再多点计算,也不过是一辆250ml摩托车的油耗。

从这几项简单的指标看,大众已经全面超过了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至少超过了丰田在中国推广的混合动力技术。油耗的高低决定着用户收回成本的速度,或者说,混合动力比传统动力高出的价格,用户能够在多长时间内用节油省下的费用冲抵。因此,这项指标相当关键。大众在这方面的领先,可以说把丰田逼进了死胡同。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将减排目标确定为燃油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5升的目标,其实现难度甚至大于欧盟制定的到2020年降到95g/km的目标。原因很简单:在中国仅有1%的汽车搭载了柴油机,而且中国的消费者普遍更加偏爱空间较大的汽车,空间大,自然重量也就更大。针对这一难题,我们需要采取统筹兼顾的解决方案。必须将完整的产品组合、动力总成系统和替代能源驱动方式全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从目前厂家发出的信息看,丰田对能否实现中国提出的“百公里5升”的目标,似乎还没有表态。丰田会像大众一样倾全力面向中国市场吗?相信,对此丰田绝不会寂寞无语,更不会无动于衷。

原因之三,双方在中国市场上的战略姿态完全不同。

首先,中德关系和中日关系相比,绝对是天壤之别。这就决定了丰田在布局中国市场的时候,比大众布局中国市场的时候有更多的顾忌,因为国家关系必定影响经济、影响市场。从大众和丰田在华产品销量的增幅看,这种影响已经清晰地反映出来了。未来情况如何?不确定性非常大,且不是丰田能够左右的。

其次,日系对中国汽车的技术转移是有所忌惮的。原因在于,当年日本的摩托车企业来到中国,其产品被大量模仿,以至于几乎完全失去了在150ml以下市场的竞争优势。再有,在白色家电领域,日本公司在中国也有相同的教训。所以,日本汽车业在如何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上是非常审慎的,而且各企业之间是有协调的。例如,当年丰田和一汽合作的时候,丰田把普锐斯拿到中国来生产,就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据透露,丰田的解释是,给中国的是第一代普锐斯,而即将进入市场的是第三代。说白了,给中国的是落后的技术。

现在,丰田在中国销售的混合动力汽车,用的是镍氢电池,而不是锂电池。而且研发中心没有放在合资企业,而是独立于合资公司之外。

与之不同的是,大众没有这种忌惮。而且研发中心是和合资公司在一起,甚至大众产品的一些基础研发都在合资公司进行。这就决定了,大众在投放新技术方面更大胆,敢于把自己最新的技术拿到中国来;同时,大众在中国市场上的反应速度比丰田要快,因为其本土化不仅在零部件,更在研发。所以,大众的车往往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发自内心的戒备和隔阂,或将成为丰田在中国放手一搏最大的羁绊。如果说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不如大众,也许没人会相信。这种状态有点像世界乒乓球冠军决赛,其实冠亚军球员之间的球技几乎是一样的,差就差在心理素质上微弱的变化。何况,日系在防范中国汽车产业超越方面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

随着大众新能源车投入中国市场,必将与丰田展开白刃战。丰田能否放下心理包袱轻装前进,已经成为影响战局的重要因素。

第三,技术转移是有梯度。从行业发展规律的角度讲,一个跨国公司向一个国家输出技术的时候,从来都是有梯度的,即,为了保证拥有长期的优势,跨国公司不会一下把最好的技术都拿给对方,而是一点点地增加新技术。

从进入中国的时间看,丰田明显落后于大众。因此,大众将最新的技术拿到中国来,丰田没有把最新技术拿到中国来,都是正常的产业经济现象。而转移速度的快慢,最终取决于跨国公司的战略取向。

对于大众的战略取向,海兹曼毫不含糊地说:“大众汽车集团的使命是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制造商,无论是从经营情况来衡量,还是从生态方面来评估。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在各个方面,在恰当的时机,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以及技术,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让新能源车的功能毫不逊色于燃油车。必须在新能源车的各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成熟的技术、实用、安全、实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一直艰苦努力地工作。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在产品对中国的产品战略方面,海兹曼明确表示:“今天,我们很高兴向大家隆重呈现大众汽车‘电动革命’的几款先驱之作:纯电动汽车up!电动车与Golf电动车为实现城市出行零排放铺平了道路,Golf GTE则展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巨大潜力。但是,大众汽车集团针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总体规划还远远不止这些:保时捷Panamera S E-Hybrid已进入展厅销售,保时捷卡宴S E-Hybrid也上市在即。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奥迪A3 e-tron将于2015年上市。我们将推出新款奥迪A6,随后还将推出一款全新的大众汽车品牌的中型轿车。这两款车型都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且在中国本地生产。”

他进一步指出:“得益于大众汽车集团近几年力推的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战略——该战略已经在中国各工厂推行——我们可以将系列中的几乎每一款车型换装新能源系统。目前,公司在深入讨论是否在未来几年里推出‘凌渡’与‘迈腾’两个系列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新一代帕萨特上市时也有可能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此外,我们也在考虑是否将我们的大型车辆升级为新能源车。新一代大众汽车辉腾与途锐、奥迪A8与Q7也都有可能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引入中国,我们正致力于生产涵盖市场上最多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在不久的将来,大众汽车集团将提供20多款新能源汽车,供中国的广大驾驶者选择。从小型轿车到大型轿车乃至SUV,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到纯电动车。我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中国的潜力尤其巨大。”

在争夺世界冠军宝座之战中,大众和丰田之间已然赤膊上阵。丰田依仗美国市场的优势,通过夺取美国“三大”的地盘而获得了胜利,夺取了冠军的皇冠。而大众则依靠中国市场,在中国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借助中国市场的强力增长,通过新能源之战夺取冠军宝座的战略意图,已经昭然若揭。显然,中国市场将成为决定冠军宝座归属的第一战场,而新能源之战的胜负决定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