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神池风场“污染”:绿色光环下的“灰色阴影”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山西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走进神池县五连山风电场放眼望去,环列的群峰线边一架架白色的风车随风舞动,令人心旷神怡。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些风车的脚下却是另一番景象:裸露的土石、随意堆砌的渣石,在视线所及范围随处可见;建设初期修建的盘山公路在山腰间蜿蜒盘旋,不仅对天然植被造成严重破坏,而且未经硬化的路面扬尘污染问题也特别突出……这些未经修复的“灰色阴影”与周边广袤的山坡绿地形成鲜明的对比。绿色与灰色共存,环境破坏令人震惊。这是9月19日,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及忻州环保行记者团检查采访时看到的真实的一幕。

据了解,在神池县进驻的风电项目企业有山西国能、山西华能、山西艾特等四家单位,承载风叶的394根塔筒几乎覆盖南北两条山系,所涉足之处自然生态植被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个塔筒破坏一座山头,远远望去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一片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象。

绿色产业本应绿色发展,风电项目企业从立项到建设到生产每个环节都应严格遵守环境影响评价,实行“三同时”制度,既要经济效益,更要保护生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神池县风电企业当初以绿色环保产业的身份进驻神池县,而且都是大手笔投资建设,大建设期盼的是大发展,这曾经一度让当地政府和百姓感到欣喜。据当地干部说,这些风电企业项目的建成投产,能带给当地的除了固定资产增加以外,几乎没有多少利益可言。

更令人遗憾的是,9月19日,市人大执法检查组暨忻州环保行记者团再次来这里检查采访,看到神池风电企业绿色光环下仍然是一片灰色的景象。

其实,神池风电对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忻州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和忻州环保行记者团在去年已经提出明确的限期整改意见,并要求当地人大和政府予以监督落实,但时至今日,治理实效微乎其微。对检查组的整改要求置若罔闻,等闲视之,原因何在?

面对检查组和记者团的追问,山西艾特科创一位负责人说,在工程建成后他们公司也栽过不少树,花了不少钱,但由于立地条件差生态恢复效果不明显。

鉴于此, 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和忻州环保行记者团再次严肃提出:风电项目作为神池县新型产业,没有做到保护山体生态环境,未履行植被生态恢复治理,建议县政府督促风电企业尽快启动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及时修复已破坏的山体植被,最大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山体破坏带来的次生灾害。

记者手记:风电项目作为绿色环保产业在给地方带来惊喜的同时,留下的环境破坏却令人纠结:一边是声称绿色发展的环保项目,一边是企业在自身建设过程带来的生态破坏得不到治理。无论如何,这让人难以心安!我们认为,治理共同的生存环境需要的不是监管部门追讨式的督促,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高瞻远瞩的环保觉悟以及对人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

原标题:神池风电:绿色光环下的“灰色阴影”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污染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